•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嫦娥五号成功作业,中国商业航天还有多远?

元气资本 2020-12-11 19:58 发文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蓬勃。

本文为元气资本第56篇原创文章

分析师)苗正

2020年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完成月面采集工作,返回太空,开始回归地球的旅程,它将为科学家们带回大量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研究。直至12月6日12时35分,嫦娥五号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与上升器成功分离,进入环月等待阶段。

嫦娥五号是自中国开展航天活动以来,首次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千米以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以及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隶属于我国于2004年立项的“嫦娥工程”的第三期,工程实施时间为2011年至2020年,目标是月面巡视勘察与采样返回。而上一次实现月球采样的工程,是44年前前苏联的“苏联月球计划”旗下工程“月球24”号。

嫦娥工程的第三期历经10年,毫无疑问的,本次登月彰显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可对于如火如荼的中国商业航天领域来说,嫦娥五号月面采样的成功,是否寓意着该领域即将进入一次澎湃而激昂的发展呢?

从市场空间来看,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于2019年发布的《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来看,2018年全球航天产业处在持续增长过程中,全年共发射卫星超过300颗,在轨业务运行的卫星数量达到2100颗,增长为21%,卫星产业总收入为277亿美元。

未来五年内,几大商业航天巨头动作都不小:SpaceX将发射1.2万颗卫星、One Web计划发射1.6万颗卫星、亚马逊的“Project Kuiper”则预计发射3236颗卫星。且根据统计,商业卫星运营商所运营的微纳卫星占卫星总比的70%。因此,商业航天是一个急速发展且空间广阔的市场。

嫦娥五号的成功在对外宣扬了国内技术实力的同时,也释放了一种信号,中国商业航天的脚步也正在向世界强国所靠拢。在“十三五”期间,中国更是诞生了像是蓝箭航天、星际荣耀等优秀的商业航天企业。

但中国商业航天企业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蓬勃。

首先,中国没有完善的商业航天法律体系。从政策上来讲,中国在2014年发布了商业航天领域里程碑式文件《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60号文件)。2019年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又在《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征求意见稿)》中鼓励外商投资商业航天产业的上下游。随着政策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等产业,这也是催生这些国内优秀航天企业的根本。

可相应的法律法规却没有出台。与中国不同,美国自上世纪60年代起,就出台了《美国国家航天政策》。这是一部相较完整的法案,其中包含了多种商业航天领域的规章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又出台了诸如《商业航天发射竞争法案》、《关于促进私营航天竞争力、推进创业的法案》等法案,让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能够在发展寻找到秩序,防止出现野蛮生长的局面。这对于商业航天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直至2019年6月,国家国防科工局和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才发布了《关于促进商业运载火箭规范有序发展的通知》,以鼓励和规范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有序发展。同时,也对火箭发射的多个流程,如生产、测试、发射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要求和指示。

另一方面,私有企业和国有企业不同。私有企业需要合理的商业运作,因此它需要技术、产业链、商业合同、人才、基础设施。

据国内一位商业航天领域专家的说法,我国商业航天领域仍处于封闭式发展。

以产业链为例,一个民间火箭运输企业的产业链,需要涉及所有零部件以及燃料的生产制备,是一种自成体系的发展模式。行业市场化程度低、下游配套企业较少,尤其是缺少一些关键技术、零部件供应商。这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整个产业链都采用自研的态度来应对。这位专家说到,“现在做火箭你可能得先从采矿开始学起,然后还要学怎么弄燃料。”

一方面来说,产业链中自研比例越高,对成本的把控力就越强,可另一方面,这也会延长企业正式对外经营的时间窗口。专家认为,在关键技术以及零部件,如制动、导航等方面,企业必须具备自研能力,然而如果从零开始造火箭,那证明产业链本身的发达程度还不足以支撑企业运转。

除此之外,对商业航天来说,基础设施也是重中之重。2018年10月27日,蓝箭航天的朱雀一号火箭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微小卫星“未来号”发射升空。在发射过程中,由于三级在飞行过程中出现异常,卫星未能入轨。这是我国首枚具有携载荷入轨能力的民营运载火箭,无论发射失败与否,它都开创了私有企业发射载荷火箭的先河。

可截止至2020年12月,有且仅有朱雀一号在我国火箭发射基地成功发射过载荷火箭,原计划于2020年发射的朱雀二号火箭也因疫情等诸多原因,被推迟到了2021年。仍以美国为例,SpaceX单次发射费用为5万美元,发射频率为一个月一次。和我国民营企业发射火箭的频率相比,SpaceX甚至可以被定义为薄利多销的快消类商品。这是由于NASA火箭发射基础设施完全对外开放,企业或者个人可以通过NASA官网的入口实现在线预约火箭发射。

学习国外,保持个性

再说回企业本身。商业航天是重资产行业,资金投入以及所需储备远高于通常意义上的科技企业。从公开融资的情报来看,SpaceX融资达到了50亿美元,Blue Origin融资达到了20亿美元。其他一些赫赫有名的商业航天创业公司也有相对较高的融资额度。

相较之下,我国的商业航天领域创业公司的融资额度还远远不足。

国内投融资进度往往落后于国外,但是额度却高于国外,尤其是在新兴领域。从早年间的O2O,再到现如今的人工智能,皆是如此。而在商业航天领域,资本的前进速度似乎比其他领域要来得慢一些,或许是因为商业航天、生物医疗等行业发展速度比较慢,不容易资金回笼。

上文提到的国外商业航天创业公司中,投资者为德丰杰(DFJ)、贝索斯(亚马逊创始人)、国际金融公司(IFC)、谷歌、软银。国内商业航天创业公司投资者为华创、36氪基金、金风科技、创想天使、中金佳泰、鼎晖资本、经纬投资、顺为投资、晨兴资本、IDG资本、高榕资本、源码资本、君紫资本、天奇阿米巴、中科创星、七熹资本、涌铧资本、安芙兰资本、沣扬资本、世纪资本、君联资本、险峰常青等。

目前我国国内获投资的商业航天领域公司之中,卫星发射及应用是主,火箭制造及运营是辅。该领域天使轮投资次数最多、A轮以及B轮中融资额度最大,反映了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公司初具规模。

但是相对的,一枚火箭的研制成本约为1500万至2500万元人民币,一枚卫星的成本则是500万到800万元人民币。商业航天的融资需求远远超过互联网领域,再加上商业航天的开发周期较长,从初具想法到实现营业,可能需要投入10年到30年时间。这样的市场环境使得想要入坑的投资人变得非常谨慎,一位曾参与过航天领域投资的投资经理表示,“目前在商业航天领域进行投资只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具有明确赛道诉求,第二种是拥有长期投入的能力。不过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在投资圈里都比较少见。”

更需关注的是,空天产品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技术门槛高,验证机会少,通常为非标产品,需要定制研发调试。再加上上文提到的产业链构建不完善,导致空天产品的不稳定性较高,试制阶段的风险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一枚火箭的研制和发射至少需要1年左右的时间,长时间的等待会造成无法与私募股权基金通常追求的3到5年内投入退出匹配。高风险加上回报时间慢,最终酿成了商业航天领域一金难求的局面。

相较于造车新势力,“火箭都能飞到外太空了,固然更符合新兴技术”。可事实上,目前我国所有商业航天领域创业公司的商业模式,仍属于传统套路,即对体制内使用的服务进行优化。

因此,商业航天创业公司需要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用于突破商业航天经营难、盈利难的阻碍,迎合资本青睐。

此外,所谓的“高风险”也不是完全不能规避。以SpaceX为例,火箭发射所涉及的技术包括火箭发动机技术、高精度姿态控制、剩余燃料管理等等。但是SpaceX的成名作品猎鹰九号火箭中,并不是所有技术都是SpaceX自研的,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NASA的支持,如一些定位技术和姿态控制技术。

SpaceX为了降低商业运作的风险,在2006年到2008年间连续三次发射试做型火箭,虽然都以失败告终,然而他们却为自己今后的道路打下了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SpaceX的火箭采用了通用设计的标准化零部件,这是为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一些零件甚至可以回收并维修后反复使用,成本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如猎鹰九号的动力着陆装置,只要将载荷运送到相应轨道,该着陆装置就会带着残余部件返航,SpaceX即可使用该部件进行第二次发射。

SpaceX降低风险的第二大手段是把企业重心放到商业模式上,他们紧跟市场需求,利用成本控制的优势推出了低成本发射业务,即上文提到的5万美元一次。以及SpaceX的星链计划,通过在轨道铺上数万颗卫星,实现全球无死角的设备联网能力,这则是借用了发射火箭的优势去运营空天设备。

探索深空一直是一个科幻题材,如今它即将步入现实。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中国商业航天领域的各类主体——无论是创业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航天事业不能浮躁,唯有沉住气才能造就大梦想。

文章的最后,祝愿嫦娥五号早日回归地球母亲的怀抱。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元气资本

    关注增长、增量,以及风险。...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