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工业体系完整,是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近年来,山东创造性谋划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高标准推动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工业大盘持续筑牢夯实,2024年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接近12万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01
先进制造业发展规划
制造业是山东经济的根基,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关键。以“先进制造业强省”为核心目标,山东省构建了系统化的战略框架。在产业体系上,形成“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即:6大传统产业改造、9大优势产业巩固、9大新兴产业壮大、7大未来产业布局;在集群梯次培育上,构建“3830”发展格局——3个世界级集群(如动力装备、智能家电)、8个国家级集群、30个省级集群。
表:山东省“6997”现代化工业体系
来源:火石创造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2024年9月,《山东省先进制造业促进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法定依据。条例明确支持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速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表:山东省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相关政策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02
先进制造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山东省把育产业、成集群作为发展之基,优化集群区域和行业布局,构建高水平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梯次发展格局,已形成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省级、国家级产业集群。国家级集群方面,山东省已经了培育6个先进制造业集群。以下为火石创造基于产业数据中心梳理的集群涉及的重点领域以及龙头企业:表:山东省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从城市看,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主要涉及6个城市,其中涉及青岛的有4个集群,数量居山东省首位;其次是潍坊,涉及2个集群建设。省级集群方面,2023年,山东省启动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认定,截至目前,已认定20个省级集群。表:山东省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来源: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山东规划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十强产业”,围绕“十强产业”培育“雁阵形”集群。截至目前,山东已累计入库培育180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276家集群领军企业。2024年,在对全省180个雁阵形集群开展评估评价基础上,形成了45个支柱型雁阵集群以及96家“头雁”企业,这些雁阵集群是山东省先进制造集群以及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培育阵地。
03
集群简介
以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为例。该集群由青岛牵头,青岛、烟台、威海三地共同建设,已形成集研发设计、原材料、建造、配套、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数据显示,该集群拥有北海造船、中海油青岛海工、中集来福士等总装建造及配套规上企业200余家,以及山东海运、中国船级社青岛分社、青岛海检集团等上下游企业超600家。青烟威三地在产业格局上“主业突出、功能互补”,其中青岛海西湾船舶与海工装备基地连续获评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烟台成为全球四大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基地之一,威海形成了高端客滚船、远洋渔船及游艇等特色产品集聚区。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集群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工装备产值居全国首位,在海洋油气装备、深远海养殖装备等领域技术先进,部分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图谱
—END—
作者|火石创造 翁建萍
审核 | 火石创造 殷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