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稳住基本盘,百度重仓新增长曲线

派财经 2022-09-09 14:25 发文

出品|派财经(ID:paicj314)

文|王飞澍 编|派公子

BAT元老百度,意外地交上了一份颇有韧性的二季报。

这次百度给了外界不少的惊喜。财报显示,二季度百度实现营收296.47亿元,同比下降5%;归属百度的净利润(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达到55.41亿元,同比增长3%,超市场预期。

不过,问题依旧存在,在疫情与经济大环境影响下,作为百度营收基本盘的在线营销业务承担了很大的压力,财报显示,其核心广告收入同比下滑10%,并没有跑赢行业;被认为是第二、第三增长曲线的智能云、自动驾驶等新业务虽然已经开始起量,给外界带来了一些想象空间,但从营收上目前还没有看到由亏转盈的苗头。

在去年一季度财报会上,李彦宏曾经立下“未来三年百度非广告收入将超过广告收入”的目标。一年过后,百度广告收入依旧盘踞在核心位置,二季度占据了58%的营收比,低于去年同期的60%;非广告收入的占比接近21%,同比提升了5%。

目前来看,距离其实现目标仍有较大难度,百度仍然需要持续在低谷蓄力。

基本盘趋稳

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2022年上半年,百度当然也随大流开始了降本增效。

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百度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8亿元,同比下降16%,主要是由于渠道支出及市场推广减少所致。相比一季度而言,百度进一步缩减了开支规模,第一季度,百度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7亿元,同比减少11%。

可以看到,仅仅在第二季度,百度因为费用缩减就省出了10亿元以上的利润,直接帮助百度在该季度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36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83亿元)。

不过,副作用也相当明显,没有了足额的营销费用支持,百度搜索基本盘流量触碰到了天花板。根据财报,6月百度App月活跃用户数达到6.28亿,基本与上一季度持平,上一季度,这一数字为6.32亿。

在营销费用锐减、用户规模增长停滞的情况下,主营业务表现好于预期,突显了百度的韧性。

此前,头部投行预期百度广告业务将下滑 10%-15%,而李彦宏表示,受疫情反复影响,4-5月份零售、医疗健康、本地服务等领域的广告业务受到不小打击,百度的广告业务降幅从一季度4%扩大到二季度10%。

虽然降幅扩大,但对比同行来说,这一成绩并不能算差。Quest mobile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为2903.6亿元,同比减少2.3%,百度明显低于行业水平,但与自身相比,百度广告业务二季度比一季度还增长了9%;与行业内腾讯、阿里等成熟平台动辄20%、30%的下降幅度相比,百度的表现也算抢眼。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经济形势不乐观,作为近年来百度广告应对竞争开辟出来的增长新支柱,百度托管页广告二季度仍同比增长 10%,虽然较一季度 37%的增速放缓不少,但高达两位数的增速也表明了,其支柱作用依旧明显。

另一个好的现象是,百度二季报提及,6月份百度App的DAU中有84%是登录用户,高于一年前的76%。与此同时,移动生态互动量也进一步提升,第二季度,百度App每日搜索查询次数及信息流内容分发量同比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样的用户数据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百度广告业务的收入向好。

不过,如果将时间线拉长来看,从2021年开始,百度在线营销业务表现并不乐观,呈现持续下滑之势。从2021年一季度至2022年二季度,百度当季广告业务同比增速分别为27%、18%、6%、1%、-4%和-10%,降幅也在不断扩大,至于何时触底,还属未知。

将时间线再度拉长至以年为单位,可以更明显觉察到百度广告业务的颓势。百度的广告收入自2019年开始下滑,2019年同比下降4%,2020年同比下降5%,2021年同比增长12%。经历了2021年短暂复苏后,又回归到了下降通道,在2022年上半年,这一增速又变成了下降7%。

在短视频成为主流,同行抖音、快手、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流量冲击下,好看视频并没有实现百度在短视频领域寄予的厚望,眼下,百度广告业务可以说已经失去了最大的增量空间。这一点可以在快手的财报中清晰的看到,二季度,快手广告业务收入增速为10.5%,与百度两位数的同比下降相比,反差相当强烈。

在二季度财报会中,当被问及百度广告业务走势时,李彦宏表示,“与第一季度相比,在第二季度或许这些因素有所好转,但是现在不确定性还是挺多的。”也难怪,早在今年五月份,百度就将沈抖调离移动生态事业群(MEG),外界一致认为,这是对公认继任者的保护。

智能云持续成长

广告业务之外,最有希望承担起百度第二增长曲线重任的当属智能云业务。

百度智能云是百度非广告业务中的核心,财报显示,二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实现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10%,同期收入占比已提升至18%。不过,增速呈现持续放缓的趋势,今年一季度智能云业务同比增长43%,2021年Q4的同比增速为60%。

但在其他厂商增速纷纷出现下滑的情况下,百度智能云仍能保持在30%以上的增速,实属难得。相比之下,阿里云在2022年Q1和Q2的增速分别为12%和10%,华为云在内的企业服务2022年上半年增速为27.5%。

在AI公有云领域,百度智能云表现可圈可点。6月22日,IDC发布的《2021H2中国AI云服务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H2(2021下半年),百度智能云作为中国AI云服务厂商在整体AI软件及应用市场中位列第一。

而如果仔细分析这一成绩,过去两年百度智能云的经营策略可谓颇有成效。

百度CTO王海峰于2020年提出并优化了百度智能云的战略打法,总结为“云智一体”,也就是“云+AI”健康成长策略。根据这一战略,百度智能云在两个层面进行了改变,其一是追求高质量的规模增长,其二是与其他对手寻找差异化,对业务领域精确聚焦抓住上云和AI使用的关键场景。

分开来看,百度智能云两年前否定了云业务领域常见的“不计成本、追求规模”的扩张方法,重点专注技术产品驱动,让其在技术上有精力持续下沉。近十年,百度通过持续在AI领域的投入,建立起了百度大脑整个AI的服务中枢,并依靠这个中枢和飞桨平台,完全释放了AI技术在制造业企业服务的能力。这一战略变动初见成效,据了解,百度云这两年已经有40多万个在制造业企业应用的案例。

现如今,曾经主张亏损换规模的云服务厂商纷纷开始追求效率,强调自研产品优先,不为规模牺牲利润,以利润为导向。从这一点上来说,百度已经取得了先发优势。

第二点,业务领域聚焦,则让百度智能云在充满变数的经济大环境中获得了确定性。阿里云偏重电商客户,腾讯云则是娱乐类客户更多,两者整体上更偏向互联网行业,但百度的优势是,它有不少客户来源于传统行业。

比如,百度智能云在工业赛道上,发布了开物2.0工业互联网平台,累积了200多个工业解决方案,沉淀了3.8万工业模型,该平台一个月内已先后在重庆、广州相继上线;在汽车制造行业,百度智能云先后与吉利、上汽等头部车企,以及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建立起合作;在智能交通领域,截至二季度末,以累计合同金额超过千万元人民币订单计算,百度ACE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已经被51个城市采用,同比增长超150%。

上述客户结构天生的刚需属性,让百度智能云在2022年上半年,避免了电商、娱乐行业因经济大环境和监管因素造成的波动,帮助其实现了优于整个行业的高增速,也推动了其一直所主张的健康可持续。

因此,在整个云服务市场出现收缩的情况下,百度智能云展现了出了更强的韧性。但即便如此,百度智能云距离阿里云和腾讯云仍然有一定差距。根据Canalys 发布的中国云计算市场报告,2022年Q1,百度智能云市场份额为8.4%,在与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组成的“中国四朵云”中份额最小。营收上看,2021年,百度智能云营收151亿元,约为同期阿里云的1/5,腾讯云的1/2。

在云服务市场巨头倾轧的激烈竞争中,百度云还需要再努力一点。否则,很容易被前排的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弯道超车。事实上,这三朵云已经在向百度智能云发力的传统行业大步迈进。

2021年阿里云业务当中来自非互联网公司的占比达到了53%,同比增加了5%,包括中国联通、中石化等公司,都与阿里云建立了合作关系。腾讯则在2021年与德勤、IBM两大传统服务行业巨头开展合作,借助传统大佬外力,快速切入传统行业,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了大量传统行业客户。

综合来看,百度智能云虽然在客户端有着精耕细作的先发优势,但追兵们也各有绝活。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产品的技术、服务能力是云服务厂商们的核心竞争力,而要推高竞争力,就需要海量的真金白银投入,在这方面,百度与阿里云、腾讯云和华为云相比并不占优。

百度首席财务官罗戎表示,智能交通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先于其他垂直领域,实现盈亏平衡。可见,百度智能云目前已经有了百度第二增长曲线的潜力,但挑大梁还得再等等。

难结果的自动驾驶?

智能云之外,百度未来的最大增长潜力来自于汽车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也为百度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他们都低估了自动驾驶的研发投入,百度仅去年(2021年)一年就投入200亿,而这可能需要10年乃至20年的长期投入。”李彦宏曾表示。

今年二季度,百度继续在研发上保持高强度投入,费用支出高达63亿元,在营收下降的基础上仍与去年持平。甚至,基于百度拥抱人工智能的企业战略,其在近年来加大了研发强度,研发费用率的中枢总体也在向上抬升,已连续7个季度超20%。

当前,百度智能驾驶业务在技术、产品和运营层面,都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已成为全球四大自动驾驶领导者之一,也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拥有全球最多的高级别自动驾驶专利。

依靠这些自动驾驶技术,百度为自己设定了三种汽车业务模式:集度造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为主机厂输出智能驾驶能力。

先来看自动驾驶出租车,这是百度在上述三种模式中最具优势的领域,而且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根据中信证券测算,自动驾驶潜在市场空间超数万亿元,其中,Robotaxi的潜在市场空间最大,约为3.2万亿元(以2040远期空间计算)。

目前,百度自动驾驶也已经走到了行业前列,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向公众提供了28.7万次乘车服务,同比增长近500%。截至2022年7月20日,萝卜快跑累计订单量达到100万单。

在不久前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发布了第六代无方向盘无人车Apollo RT6,目标量产成本仅为25万元,使无人车的成本在中国首次进入大众市场电动车的价格范围,预计将在2024年一定规模地投入运营。

然而,这一时间点仍然存在着不少变数,即使百度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探索了10年之久,但技术上仍旧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极端长尾场景,如同小鹏汽车负责自动驾驶的副总裁吴新宙所言:“以为解决了90%的问题,回头一看发现还有90%的问题没有解决。”

这也就带来了一个更为棘手的难题——谁都无法保证自动驾驶是绝对安全的,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曾表示,智能网联汽车要上路,一定要杜绝人身事故,事故减少90%都不行,一定要全部消除。通俗点说,百度自动驾驶怕的不是一万,而是万一。

不过政策正在逐步放开,8月初,百度在重庆和武汉两地开启全无人商业运营,百度成为中国第一家在开放道路上向公众提供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公司。但距离无人驾驶全面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在落地政策上政府层面始终慎之又慎,百度等探索者也只能小步前进,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副总裁、首席安全运营官魏东表示,自动驾驶商业化的难点一方面在于技术本身仍在不断迭代,能够覆盖、服务的范围依旧受限。即使是乐观预计,他认为在2028年至2030年才能迎来无人驾驶商业化高潮。

再来看被百度寄予厚望的集度汽车,经过一阵紧锣密鼓的急行军,两个月前集度汽车推出了首款产品——汽车机器人概念车ROBO-01。但一经推出,其无B柱设计、可升降激光雷达无法规避行人碰撞、设计上拼凑感强烈等问题就饱受诟病,对此,派财经曾在《国内无人驾驶商业化政策持续落地,百度造车有盼头了?》一文中详细解读。

而且,就整个智能汽车行业来说,除了特斯拉已经实现盈利之外,其余选手目前全部处于亏损状态,就连曾经最接近盈利、以抠门著称的好学生理想,也在二季度交出了亏损同比扩大172.2%的成绩单,小鹏则是每卖一辆亏7万。在这样的情形之下,集度汽车想要短期内为百度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利润,并不现实。

再就是输出智能驾驶能力,目前除了威马等少数车型采用这一方案之外,仅有比亚迪等部分采用了百度的技术方案,自动驾驶始终无法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这也是外界认为百度不得不下场亲自造车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综合来看,整个汽车业务仍然处于不断烧钱的状态,而且随着业务的继续深入,尤其是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烧钱范围极有可能会继续扩大,而集度汽车何时盈利更是难以预见。再加上智能云业务也是亏损前行,百度目前的收入只能依靠基本盘广告业务支撑,但在短视频等的冲击下,这一业务也早已无法稳如磐石。

可以说,百度新老业务之间已经出现了一条裂缝,打造新增长曲线正在成为其最重要的任务。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派财经

    派财经是一家聚焦数字经济融媒体平...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