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银登中心:个贷不良转让增长4.5倍,信用卡和消费金融增速惊人

零壹财经 2024-05-08 10:43 发文

编辑 | 楚济慈

来源 | 零壹智库

近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正式发布《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这是银登中心连续第三年发布该报告。

自2021年起至今,不良资产批量转让已实施三周年。2022年底,原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银保监办便函〔2022〕1191号)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纳入试点机构范围。

三年来,试点业务机构、账户持续扩容,业务规模实现大幅攀升。根据《报告》,2023年全年,不良批量转让成交553单,成交规模达到1193.69亿元,同比增长222.68%。

其中,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390单,规模达965.38亿元,同比增长449.43%。消金公司不良转让业务“从无到有”,2023年成交规模增至183.7亿元。

 01 

试点三年:规模大增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做好金融工作要以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化解风险为重点。监管部门稳妥有序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保持处置力度,2023年全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万亿元。

《报告》显示,第二批试点政策发力,为试点长期健康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开发性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得到进一步扩充,长期积聚在11个省(市)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被低效占用的信贷资金得以有效盘活。

截至2023年底,共有266家机构在银登中心开立883个业务账户,其中第二批试点机构共开立226个试点业务账户。试点业务全年挂牌710单,未偿本息合计1529.84亿元,同比上升234.97%;成交553单,未偿本息合计1193.69亿元,同比增长222.68%,平均本金回收率23.71%,平均折扣率15.21%。

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响应试点政策,优化结构、轻装上阵,全年共有7个试点省市的8家城市商业银行和28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成功落地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累计成交109单,未偿本息合计82.10亿元。

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发展迅猛,试点机构抓住政策机遇,主动开拓蓝海市场,积极探索推动化解个贷业务发展堵点,全年累计成交390单,未偿本息合计965.38亿元,占全年试点业务总规模的80.87%,新增42家出让方、9家受让方参与业务。

在对公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方面,《报告》显示,2023年,单户对公业务成交量稳步增长,累计挂牌248单,成交163单,对应不良贷款163户430笔,未偿本金合计176.59亿元,未偿本息合计228.31亿元,同比增长17.55%,占成交总规模的19.13%;转让价格合计142.85亿元,平均本金回收率80.89%,平均折扣率62.25%。

 02 

个贷不良转让:万亿级蓝海

《报告》显示,2023年,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量大幅增长,累计挂牌462单,成交390单,对应不良贷款279.89万户342.14万笔,未偿本金合计621.91亿元,未偿本息合计965.38亿元,同比增长449.43%,转让价格合计46.44亿元,平均本金回收率7.47%,平均折扣率4.58%。

具体来看,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市场投放规模较大,未偿本息合计占比94.92%,其中9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转出311单、未偿本息合计732.65亿元,未偿本息占比75.89%;10家消费金融公司转出14单、未偿本息合计183.71亿元,未偿本息占比19.03%。

同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个贷收购领域更加活跃。25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累计收购387单,未偿本息合计954.27亿元,同比上升443.34%,占比98.85%。

《报告》还显示,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占比显著提升,资产类型分布日益均衡,2023年信用卡透支类资产在批量个人业务未偿本息总额中占比由2022年的2.05%大幅提升至39.15%。

市场也更加青睐信用卡透支项目,每单业务平均合格意向受让方报名数量为5.24家,而从未偿本息金额看,不同规模的资产包市场关注度并无显著差距。

零壹智库综合已发布2023年报的主要商业银行数据,大多数银行的信用卡不良规模和不良率都呈现上升态势。

兴业银行信用卡不良率达到3.93%,仍排在首位,不过相较2022年末有所下降。兴业银行年报显示,2023年末,银行信用卡逾期减少61.32亿元,主要原因是通过强化逾期资产的清收、管控,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和临期催收管理,推动逾期率指标收敛到合理水平。

图1:18家上市银行2023年、2022年信用卡不良率情况

数据来源:企业预警通,零壹智库制图

根据零壹智库《不良资产太赚钱了,这家公司毛利超98%》一文,截至2023年末,我国不良资产存量规模预计可达7万亿元。其中,个贷不良市场达到万亿级规模市场。

具体来看,202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合计约3.2万亿元,按25%(《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2018年末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占当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25%)的结构占比,预计2023年末商业银行个贷不良贷款余额为8000亿元,再加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保险、小贷公司等其他非银机构的个贷不良资产也保持增长,因此预计规模在万亿级别。

业界认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成交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明确,未来将有更多中小金融机构加入试点。在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应该引导更多AMC入场,提升市场活力。

 03 

25家消金开户:从无到有、贡献大

2023年,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扩围,将消费金融公司纳入试点范围。2023年1月,捷信成为第一个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消金公司,之后消金公司陆续开户,截至2024年4月30日,在31家持牌消金中,已有25家消金公司开设了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

表1:25家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的消费金融公司

来源:银登中心官网

根据银登中心发布的数据计算,2023年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为183.7亿元,占比15.29%,相较2022年是“从无到有”,且这一金额相当于2022年消金公司的不良贷款总额。中银协报告显示,2022年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总额为185.24亿元,同比增长23.58%。

图2:2023年消金公司不良贷款转让情况

来源:银登中心

注:2023年二季度“不良贷款转让出让方类型结构”中无消金公司

根据界面新闻统计,2023年,消金行业共发起了14期不良资产转让项目,涉及债权金额近213亿元,资产笔数超170万笔。

其中,捷信消金转让的不良资产债权金额最多,达到198.14亿元。其2023年第2期个人消费信用不良贷款转让项目金额接近170亿元,是第二批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启动以来消金公司发起的最大一笔不良资产转让,最终被浙商资产以起拍价7.38亿元拿下。

2023年三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业务成交规模从二季度的89.5亿元暴增到348.8亿元,跟捷信消金的这一大额资产包是分不开的。

《报告》指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市场有望呈现规模稳中有升、主体活力迸发等趋势。随着经验逐步积累和市场逐步完善,期待市场机构进一步充分利用试点政策支持,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市场处置规模有望稳中有升。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逐步入局个人不良贷款处置市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扩容增位至60家,获得试点批复和接入征信系统机构进一步增加,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

End.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零壹财经

    数字经济决策服务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