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亿联银行盘点:七年业绩起伏,个人消费贷业务80%靠助贷,担保兜底“躺赚”

新经济观察团 2024-03-29 18:27 发文

文 | 观察团

来源 |  新经济观察团

作为东北首家民营银行,吉林亿联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联银行”)近日因一份大额罚单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3月12日,亿联银行因存因违反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以及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被央行吉林省分行罚款 758.34万元。

而这已经不是亿联银行首次被罚。2022年底,吉林亿联银行曾因贷款“三查”不到位等案由被罚款140万元;2021年4月,因未准确、完整、及时报送个人信用信息等“四宗罪被罚164.4万元。

罚单背后,反映出亿联银行在内部管理上存在部分漏洞。成立七年来,亿联银行业绩有过高光时刻,但始终处于跌宕起伏之中,信贷业务因助贷模式面临不少投诉。新经济观察团梳理了该行七年来的业绩以及助贷业务的发展情况,试图撕开其波动下的冰山一角。

01

七年业绩波动,主要指标连年缩水

亿联银行官网显示,其是四家获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线上存、贷款业务的互联网银行之一,也是东北首家民营银行。2017年5月由中发金控等7家知名民营企业在长春发起成立。该行以“数字银行”为定位,依托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了业界先进的分布式技术架构和智能风控系统,可以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成立七年来,亿联银行发展迅猛,从最初不足20亿元的资产规模,飙至 500亿元关口。

根据亿联银行最新披露的2024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以下简称“发行计划”),截至2023年末,亿联银行资产总额已达517.56亿元,七年时间增长了超过25倍之多。

但放长时间区间看,自2017年成立以来,亿联银行的各项指标始终处于波动中,以2020年为分界线,由增长态势转入连续下滑。

新经济观察团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2018年,亿联银行开业后第二年资产总额飙升680%达到134.35亿元,2019年翻番至313.21亿元。2020年达到451.28亿元,2021年增长至巅峰599.65亿元。

2022-2023年,亿联银行资产总额连续下滑,2022年降至536.34亿元,至2023年再次下滑到517.56亿元 ,其中2022年同比下滑超10%,2023年同比下滑3.5%。

营业收入也是如此。2017-2019年,开业前三年的亿联银行营收增长迅猛,特别是2019年,9.56亿元的年营收是2018年的近6倍。2020达到巅峰,营收高达15.67亿元。2021-2023年连续三年下跌,为14.33亿元、10.83亿元和10.65亿元。

同样,亿联银行净利润的波动也较大。开业前两年连续亏损,第三年大赚1.53亿元,在2020年达到2.20亿元的高点后,2021年陡降至5171.7万元。此后两年,虽然净利润逐年增长,但直到2023年也仍未恢复至2020年的高点。

不良率方面,2017年-2021年,亿联银行不良率连续五年上涨至1.75%,2022年和2023年持平,回落到1.61%。

净息差方面,该行2020年净息差达到巅峰值7.41%,而这一年也是亿联银行各项业绩数据的高光时刻。但随后三年,净息差在波动中下滑,2021-2023年分别为4.99%、3.53%和4.11%,不复往日。

而这一水平,还低于民营银行的平均值。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四季度,民营银行净息差为4.39%,较2023年一季度上涨0.28个百分点。

不过,与商业银行相比,亿联银行的净息差并不低。2023年四季度,国内商业银行平均净息差仅有1.69%,亿联银行等民营银行主攻方向放在下沉细分市场之中,相对避开了与其他银行的激烈竞争,保障了利差空间,但同时也承担了更多风险。

联合资信在评级报告中直言,近年来亿联银行贷款规模有所下降,加之净息差收窄较为明显,营业收入呈下降态势同时拨备计提力度较大,对盈利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盈利能力较弱。

02

2022年个人消费贷80%靠助贷,担保兜底式的保证贷款占比近八成

问题是,2020年和2021年发生了什么,让亿联银行的业绩大涨大跌? 结合罚单内容和互联网存贷款等监管规定,就能发现波动的原因。

在存款业务方面,亿联银行曾大力发展互联网贷款,但被监管叫停。

联合资信发布的评级报告显示,在存款业务方面,成立初期,亿联银行与京东金融、陆金所、小米金融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合作为存款业务提供多渠道有力支撑。

2020年下半年,监管针对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存款方面进行专项整治,亿联银行应监管要求下架全部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存款产品,并进一步加大自营渠道建设。

联合资信指出,2022年以来,一方面由于优化存款结构,部分前期互联网定期存款到期退出,另一方面由于公司存款年末时点波动,导致 2022年末存款规模有所下降。

贷款业务方面,自成立以来,亿联银行先后推出了亿联易贷、生意贷、亿农贷、亿税贷等纯线上贷款产品,为个人消费、个人生产经营、农户及小微企业服务。

数据来源:联合资信评级报告

新经济观察团统计发现,从亿联银行近年来的贷款结构来看,近三年多个人贷款和垫款比例始终在90%以上,远高于公司贷款。

而这其中,个人消费贷业务又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评级报告显示,亿联银行不断加快核心业务推进,提升线上获客能力,着重布局消费金融业务,加强与京东数科、度小满金融等头部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广“亿联易贷”线上消费贷款业务。此外,亿联银行还加强“亿贷”等自营贷款产品开发及营销。

联合资信指出,2022 年以来,受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贷款市场需求弱化加之同业竞争加剧,亿联银行消费贷款规模有所下降。截至 2022年末,亿联银行消费贷款余额 237 亿元,即占个人贷款总额的68.13%

截图来源:联合资信亿联银行评级报告

联合资信强调,从个人消费贷款结构来看,亿联银行助贷占比在 80%以上。

“三农”及小微金融方面,亿联银行打造“亿农贷”等四款小微金融产品。2022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 107.67 亿元。

近年来,亿联银行贷款定价持续下降,2022年个人消费贷款平均利率为9.90%,小微贷款平均利率为 11.42%

评级报告显示,从贷款风险缓释措施来看,亿联银行贷款主要由个人消费类及小微贷款构成,主要基于大数据进行客户信息采集和客户画像,部分贷款投放由担保公司或第三方平台进行担保贷款以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为主,其他缓释方式涉及较小。

截至 2022 年末,亿联银行保证贷款占贷款总额的 76.98%,信用贷款占比为 20.27%,其余为抵质押贷款。

据新经济观察团了解,所谓保证贷款,即担保人以其自有的资金和合法资产保证借款人按期归还贷款本息的一种贷款形式,如果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债务,即由担保人履行保证义务。简单来说,在亿联银行的贷款中,有将近八成由担保公司等合作方兜底。

这种模式下,助贷机构委托融资性担保公司向资金方(即亿联银行)就推荐借款客户还款进行担保,助贷机构向融资性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这些融资性担保公司分为两种,一种与助贷机构无关联,另一种是助贷机构收购或自建融资性担保公司,形成“换汤不换药”式的兜底。

短期来看,这种模式可以为银行提供稳定的利润,可谓“躺赚”,但长期来看不利于建立银行自我风控能力

镭射财经报道称,亿联银行的助贷通常采用外部兜底方式,主要做资金批发固收,银行不承担逾期风险,没有不良。其互联网贷款合作50家机构,包括互金、消金、小贷和担保等业态,主要为腰尾部互金平台。此外,该行还与深圳市大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等30多家融担公司合作。据禾金财经报道,亿联银行合作的多家助贷方的资产利率紧帖36%。

因此,作为助贷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亿联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和担保模式承担了较大舆论风险。

3月18日,亿联银行在官网公布了2023年度消费投诉工作的报告,显示2023年度受理消费者咨询、建议和投诉等类型工单共计51186件,较上年增长69%。其中银保监局转办投诉2498件(去重后投诉1663件),较上年增长88%。

2023年,亿联银行全量投诉客户主要以80、90后居多,客户所属地区集中在广东、湖北、辽宁、江苏、安徽、河北、北京等地区,涉及业务类别主要为贷款业务中的催收问题、协商还款、质疑息费等。  

而将债权转移给担保公司后,亿联银行并未在舆论方面实现脱身,仍会被借款人投诉。在描述投诉增长的原因第二条,亿联银行提到,“从法律角度看,债权关系转移后,应视为我行对借款人享有的该部分债权终止,终止后我行无权再直接向借款人追偿该部分贷款,相应的投诉问题也不应由我行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即使是债权关系转移后产生的客诉问题,监管仍会受理此类客户投诉并要求我行进行处理。”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督局官方数据,2022年,在吉林省银行业地方法人机构投诉量排行榜中,亿联银行以1042件投诉量居于榜首,同比增长率达到291.7%。2021年,亿联银行投诉量为266件,同比增长率达到254.7%,位居第二。

而根据《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与有担保资质和符合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经营资质监管要求的合作机构合作时应当充分考虑上述机构的增信能力和集中度风险。商业银行不得因引入担保增信放松对贷款质量管控。

或许考虑到助贷业务的合规问题以及消金资产风险的释放,亿联银行近几年加强对自营业务的重视度,着重打造“亿贷”自营品牌,相关数据表现亮眼。

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2023年该行消费信贷业务在贷余额193.36亿元,全年累计投放贷款448.8亿元。截至2023年末,该行实现自营在贷余额105.33亿元,较年初增加57.48亿元,增长120.13%。

此外,亿联银行亿联银行强化自主风控,不断强化各类风险管理,着力确保各项业务健康发展。在风控方面,亿联银行依托“技术+数据”进行风险管理,更多借助于全面多纬度的数据、通过模型自动甄别分析、实时计算结果,提升量化风险评估能力、提高风险管理的时效性。

相信在上述策略下,亿联银行的业绩走向和自营贷款业务的发展情况会得到改善,我们也将持续关注。

*声明:新经济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原创文章未获授权不得转载。

End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新经济观察团

    成立于2015年,财经深度原创自...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