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金融科技下半场,守住金融之本,为风险控制护航

慧谈智能生物识别 2019-12-04 09:59 发文

11月,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对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健性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报告指出,我国需要把握全球金融科技发展大势,加快完善现有监管框架、创新监管模式和手段。在尊重市场原则、鼓励创新的同时,积极有效防控金融风险,趋利避害,促进我国金融科技健康发展。

1、金融科技布局:传统企业大举革新,互联网巨头加速入局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的浪潮,推动了我国金融产业迅猛发展革新,催生出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智能投顾等多种新型业态。

一方面,传统的金融机构利用科技手段大举创新。一是调整优化经营战略和架构,摒弃依靠传统网点的“人海战术”,在巩固传统渠道的同时,探索微信公众号、网络直销等多元化渠道,拓展线上金融服务。二是提升服务效率,通过互联网渠道不断创新产品服务,利用大数据、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实现支付、风控等业务流程优化。例如,中国银联、太平洋保险借助快商通“声纹识别反欺诈解决方案”,实现远程身份审核,极大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率。三是提高经营效率,开发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智能投顾业务,在支付清算、信用管理、资产托管等方面引入区块链技术,借助智能合约,简化风险管理,增加透明度。

另一方面,大型互联网科技企业入局,加速科技创新。一是牌照获取方面,2015年阿里巴巴和腾讯各自作为主发起人成立了浙江网商银行和前海微众银行,将“服务场所”设 置在线上,打破传统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二是优化金融服务方面,互联网企业提供的手机支付业务,在零售支付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蚂蚁金服还通过芝麻信用、蚂蚁金融云、网金社等业务,提供征信、云计算、资产交易平台 等金融服务。三是业务合作方面,主要体现为科技企业为传统金融机构打造线上运营平台,向金融机构开放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并为金融产品销售提供线上渠道。

从各入局玩家的公开动作可以看出,新战场已经开启,融合和赋能成为新的关键,而降本增效与风险控制,仍旧是长期课题。

2、金融科技赋能,“风控”重于“效率”

纵使科技已经成为经济生活中的基础设施,经济结构的变化、商业规则的重塑、产品的颠覆式创新都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但金融科技依旧要抓住金融的本质,再解决降本增效问题之前,要先解决金融风险问题。

科技赋能金融的核心在于强风控,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论是从数据积累还是技术创新,都将颠覆传统的风控方式,通过在审批、实时预警、欺诈识别、监管合规检测与报告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借助新技术识别欺诈风险和信用风险将成为科技赋能金融的重要应用。

目前,人工智能风控主要体现在大数据和智能生物识别这两个技术上。

大数据风控:大数据风控能够能够在用户画像,反欺诈,信用评级等方面大大提高金融机构的效率和风控能力,是金融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的一项科技手段。大数据风控,主要覆盖获客、身份验证和授信、贷中后等环节。

综观国内市场,以蚂蚁金服、度小满金融等平台为代表的一批规模较大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借助其自身优势建立了先进的大数据金融风控系统,并将其深入应用到支撑普惠金融发展的行业大趋势中。

大数据风控代表1:度小满金融

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金融,致力打造“响应模型+授信预估模型+looklike+用户画像”的智能获客技术,并基于模型给出差异化的信贷额度和利率,提升客户盈利性。

通过个体风险和关联风险的多维分析,度小满实现了“精准识别客户群体的不同风险特征”的目标,并在信用评估的基础上形成信用分级管理,在准入环节中将不合规、高风险的拦截在外,保证资产风险可预期。同时,启动风险扫描规则引擎,提升贷中、贷后的管理能力,做到了全生命周期的立体金融风控。

大数据风控代表2:同盾科技

定位为“智能风控管理引领者”的同盾科技,其风控体系也是基于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深度利用。

目前,同盾科技基于AaaS风控理念,风控及数据分析应用领域拥有包括反欺诈、信贷风险管理、逾期管理、客户价值挖掘、保险科技、移动安全等六大类产品系列,为非银行信贷、银行、保险、基金理财、三方支付、航旅、电商、O2O、游戏、社交平台等多个行业客户提供了便捷智能的风险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生物识别风控:在金融领域,生物识别技术因其具有不易遗忘、防伪性能好、不易伪造或被盗、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的特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风控新的风口。

智能生物识别风控代表1:商汤科技

在2015年,旷视科技针对远程实名场景推出了FaceID在线身份验证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从端到云的丰富身份验证服务。可通过金融级的人脸识别及证件识别技术,帮助用户便捷安全地实现1:1在线身份验证、证件验证,从而达到在线核身的效果,解决现有在线验证方式交叉验证复杂的难题。

在体验上,旷视科技FaceID人脸识别技术可迅速检测获取用户人脸图像数据,通过与证件识别采集到的身份证人脸照片相匹配,可准确判断认证者身份,整个过程仅需几秒钟时间。

智能生物识别风控代表2:快商通

快商通以声纹识别技术为切入点入局。其声纹识别反欺诈解决方案以基于深度学习的声纹识别算法为核心,可实现对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呼叫中心等语音通道中说话人的实时身份确认与身份辨认,为银行、信托、保险、互联网金融等金融公司和服务机构提供精准高效的身份认证和反欺诈服务,极大限度地降低身份盗用风险,提高身份验证业务效率。

其他方式相比,声纹的主要优势体现为采集设备便宜、非接触式、不易仿冒、可并发识别。特别是其“非接触式”、“远程识别”的特点,使声纹在电话端具有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声纹识别的“动态”特征,使得该技术在风险控制上更优于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慧谈智能生物识别

    让人工智能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