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超50%没必要,我国PCT申请从量变到质变还有多远?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2019-10-25 14:55 发文

我国PCT申请数量近年迅猛增长,2018年居全球第二,但技术布局过于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不需要通过PCT途径来申请的比例达到51%,平均每件PCT申请只进入1.67个国家,“四方专利”仅占5%。建议改变单纯以申请数量为目标的资助和考核政策,推动建立针对各类创新主体的高质量海外专利加速工程,从激励政策、专利服务、专利评估等多维度,实现海外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的整体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创新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强。创新国际化既是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机遇,也是直接面对全球市场迎接激烈市场竞争的挑战。创新国际化在我国创新战略顶层设计中被反复提及,并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点发展路径之一。那么,我国创新国际化的程度究竟如何,产新君从我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海外专利申请情况的角度出发,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思考我们如何走好创新国际化之路。

1

我国已经成为PCT申请大国

作为提交国外专利申请的重要途径,PCT国际申请已经成为衡量高水平创新成果和技术创新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PCT国际申请数量被包括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内的多个国际组织和政府作为评估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随着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创新主体提交PCT申请数量出现大幅增长。

产新君对中美日德四国近十年PCT国际申请数量进行了对比(图1),与美国和德国受到经济危机影响进而导致申请数量波动不同,中国和日本的PCT数量在近十年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日本的PCT申请在2012年以后开始处于平台期,数量增长缓慢,而中国则从2015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期。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以53,345件申请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预计中国将在未来两年内赶超美国。2018年也是中国高校首次晋级教育机构类申请人前十,这表明我国高校也开始加强创新成果的国际化布局。

我国PCT申请数量近年的迅猛增长与我国创新主体积极通过PCT途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以及政府对PCT申请的政策导向紧密相关,如国务院颁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提出将通过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比2015年翻一番作为科技创新目标。

图1. 中美日德2008-2017年PCT国际申请数量

2

我国PCT申请的技术布局过于集中

基于IPC分类对中美日德四国近十年PCT国际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分析如图2所示。我国的PCT申请中,电通讯技术(H04)相关专利申请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1.9%,其次是计算机技术(G06),相关专利占到14.2%,再次是电气元件(H01),占比7.7%。我国申请人提交国际申请的技术领域集中在电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这和全球PCT申请的技术领域分布趋势相一致。但与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PCT申请的技术布局过于集中在信息技术领域,而在医药科学(A61)、测量测试(G01)等技术领域提交的申请较少。医药科学、计算机技术和电通信技术是美国PCT申请的三大主要技术领域,电气元件、电通信技术和医药科学是日本PCT申请的三大主要技术领域。美国和日本PCT申请的技术布局相对均衡,显示出在多个技术领域创新活动的平衡。我国虽然在电通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领先,但与美日两国相比并不存在比较优势,反而凸显在医药科学领域比较优势弱。

图2. 中美日德2008-2017年PCT国际申请主要技术分布

3

我国PCT申请存在一定程度的无用申请

PCT只是申请人准备海外专利申请的一种途径,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申请只是获取海外专利保护的准备阶段,只有通过PCT申请流程后进入国家阶段,即向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出正式申请,才算得上是一件真正意义的国际申请。而在国家阶段进入哪些国家/地区,又在哪些国家/地区获得授权,授权后的技术保护范围和专利保护期,才是体现申请人知识产权实力和创新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图3. 中国PCT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情况

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图3),2008-2017年间,我国PCT申请中有27,361件(12%)只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申请,即只进入了国际阶段而没有实质性进入国家阶段;有91,334件(39%)申请在国际阶段后只进入了1个国家/地区申请授权。上述两种情况实际并不需要通过PCT途径来申请,这一比例达到了51%。进入2或3个国家/地区申请授权的PCT申请分别占9%和12%,而仅有28,393件(12%)申请进入了4个以上的国家/地区,这部分申请才真正具有PCT国际申请的价值和意义。从平均值来看,我国提交的每一件PCT申请,平均进入1.67个国家,而美国约为3.50个国家,日本和德国分别为2.71和3.98个国家。

在评价专利全球布局时,经常把包含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同族专利的专利家族称为“四方专利”。由于“四方专利”在地理上囊括了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目前世界上科技水平和创新活力最高的区域,因此通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经济价值,进而成为研究高价值专利的重要分析指标。对2008-2017年间中美日德四国PCT申请中四方专利(图4)的统计发现,我国四方专利12,668件,仅占全部PCT申请的5%,远低于日本(89,062件)、美国(34,162件)件和德国(31,720件)。

图4. 中美日德PCT申请四方专利情况

4

我国PCT申请的质量仍有待提升

首先对近十年PCT申请在国家阶段的授权情况进行分析。授权专利是指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以后,在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包括中国大陆)获得授权。某年的授权专利数量占当年所有申请的比例即为当年的授权率。中国PCT申请的授权数量及授权率情况如图5所示,从2009年开始,授权数量稳步增长,但授权率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平均保持在65%左右。相比于日本和德国75%的授权率而言,有较大差距。2015-2017年授权专利数量明显减少,这和部分专利尚处于国家审查阶段有关。

图5. 中国PCT申请的授权数量及授权率情况

对授权专利地区的分析显示(图6),所有授权专利中,仅在中国大陆授权的专利就占到了60%,即有超过一半的授权专利未在海外获得授权;在中国大陆及海外共同获得授权的专利占22%;而只在海外授权的专利占19%,这部分专利中大部分专利权人为国外机构,其研发及申请地在中国大陆,但技术应用和产品销售市场在海外,因此这些专利未在中国大陆申请授权。

图6. 中国PCT申请在中国及海外地区的授权情况

如何提高PCT申请的海外授权率,产新君尝试从技术先进性和专利保护范围两个角度来分析。技术先进性涉及该件专利及其同族专利的引用情况、涵盖的技术领域以及许可转让等因素,专利保护范围则涉及权利要求数量、剩余有效期等因素。以中美两国PCT申请数量相近的通讯技术领域为例,基于合享的专利价值度模型,对两国的PCT申请进行了评分统计(图7)。技术先进性方面,我国PCT申请主要分布在1和8分,两极分化严重,而美国PCT申请则相对集中在8~10分;专利保护范围方面,我国PCT申请主要集中在4~7分,而美国PCT申请则在5~8分,一部分专利可以达到10分。这两个方面的差异,可能和申请人的申请目的有着较大的关系。部分申请人仅仅是为了国际申请而申请,而不是为了创新成果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运营。观念的差异导致了我国PCT申请质量的千差万别,所以,如何改变申请人的申请观念,提高申请质量,是我国创新国际化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

图7. 中美两国通讯技术领域PCT申请的技术先进性与保护范围对比

5

结语

从PCT申请的数量和增速来看,我国创新主体取得的成绩自然值得肯定,这一方面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平快速提升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我国企业逐步跻身全球市场的体现。但需要清醒地看到,突飞猛进的PCT申请数量之下,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布局过窄,无用申请,授权率低等。对此产新君建议,在继续支持和鼓励高质量PCT申请的同时,需要监测PCT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状况,改变单纯以申请数量为目标的地方资助和考核政策。推动建立针对各类创新主体的高质量海外专利加速工程,从激励政策、专利服务、专利评估等多维度,实现海外专利质量和专利价值的整体提升。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目前创新优势不突出,尚未形成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创新主体的支持力度,助其尽早完成国际专利布局。

创新路漫漫,吾辈仍需加倍努力。

数据来源:本文以合享INCOPAT数据库收录的PCT数据为依据,以专利申请人地址为中国大陆的所有PCT申请为研究对象。考虑到部分2018年专利申请尚未公开,检索时间范围限定为2008-2017年,时间趋势分析以“申请年”为基准。

参考文献

1、傅俊英等,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后的状况分析[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33)

2、刘辉锋,从PCT申请和三方专利指标评价中国海外专利申请实力[J]. 科技和产业. 2017(17)

回复数字“145”,查询、下载最新产业动态观察。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以打造全球顶级...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