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三酸两碱”中重要化工原料之一,纯碱获光伏新能源产业推动

财闻网 2023-05-29 14:39 发布于江苏 发文

纯碱又名苏打、碱灰、碱面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其作为“三酸两碱”中的一碱,广泛应用于建材、化工、新能源、冶金、纺织、食品等诸多领域。

华创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根据产品密度不同,纯碱可以分为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其中轻质纯碱密度 500-600kg/m3,呈白色结晶粉末状,下游主要应用为日用玻璃、合成洗涤剂和食品等行业。重质纯碱可由轻质纯碱经水化后制得,密度为1000-1200kg/m3,呈白色细颗粒状,主要应用于平板玻璃和光伏玻璃等。

从产业链构成来看,当前纯碱生产主要分为天然碱法和化学合成法两种工艺,其中天然碱法通过物理过程制备纯碱,上游原料主要为天然碱矿石;化学合成法主要包括氨碱法和联碱法,上游原料主要为原盐、石灰石及合成氨等。

据 Genesis Energy,当前全球纯碱生产工艺中,化学合成法占比约66%,其中氨碱法、联碱法占比分别约 46%、20%,天然碱占比已达18%以上,并保持持续提升趋势。目前我国纯碱生产工艺亦以化学合成法为主,联碱法及氨碱法合计产能占比高达 94%,其中联碱法为我国特有纯碱制备工艺,2022 年产能占比近一半;而天然碱工艺占比仅约 6%左右。

天然碱产能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从工艺路线来看,三种生产工艺各有千秋,氨碱法原料易得且产品纯度高,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原盐利用率及污染物环保问题难以改善;联碱法原盐利用率高且环保压力小,但总体投资额较高,且副产物氯化铵价格受肥料市场需求影响较大。

天然碱法生产成本低且环境友好,但受限于资源储量及位置分布,生产灵活性稍弱。往后来看,随着碳中和的稳步推进,对成本考量及节能环保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有望持续攀升,天然碱低成本、低排放的工艺优势有望凸显,后续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纯碱产能增量预计将以天然碱为主,天然碱工艺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天然碱法是以天然碱矿为原料的纯碱生产工艺,具有极强的资源属性,据 USGS,目前全球已探明的天然碱矿只分布于美国、土耳其、中国和部分非洲国家,其中美国天然碱矿储量超230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 90%以上。

美国于上世纪 80年代掌握天然碱生产加工技术后,境内氨碱产能快速退出,目前其生产的纯碱基本均以天然碱为主,除 2020年受疫情影响产量略有下滑之外,其他年份产量均稳定在1100万吨以上,出口占比维持 55%及以上。

天然碱法通过对天然碱矿物进行一系列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分离等工序来制取纯碱 , 根据碱矿成分的不同,生产工艺可分为蒸发法和碳化法。

对于以晶碱石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碱矿,通常采用蒸发法,即通过分解或中和的方式使晶碱石中的碳酸氢钠分解,再经蒸发提纯制得纯碱;对于泡碱型天然碱湖水或者主要成分为泡碱的固体矿,一般采用卤水碳化法,提取天然卤水进行碳化、干燥和煅烧,进而制得纯碱。

由于天然碱法不需额外投入原盐、石灰石、合成氨等原料,直接由天然碱矿物通过物理加工过程生成纯碱,工艺流程短且设备简单,且没有废渣、废液排放,整体生产成本远小于合成法工艺,位于纯碱生产成本曲线的最左侧。

据Genesis,氨碱法、联碱法的生产成本通常为天然碱法的2.2、2.3倍左右,而欧洲由于能源价格较高,氨碱法成本通常可达天然碱成本的 2.6倍以上。据百川盈孚,随着国内动力煤价格趋稳,目前我国天然碱生产成本已基本稳定至1000元/吨以内,相较氨碱法、联碱法1900元/吨左右的生产成本具有明显优势。

新能源高景气或实现需求扩容

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纯碱需求与经济增速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全球经济体量的扩容,纯碱消费量保持平稳增长,2022 年全球纯碱消费量超7000万吨,过去十年CAGR 为 3%。

在经过2000-2010十年间的需求高增速后,目前我国纯碱消费量亦已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据百川盈孚,2022 年我国纯碱表观消费量 2658 万吨,同比基本持平,在疫情扰动及相关不利因素影响下仍保持了稳健消费水平,全球纯碱需求占比稳定在38%左右。

玻璃是我国纯碱行业最主要的需求来源,新能源需求正快速崛起。2022 年我国纯碱下游需求结构中,玻璃类合计需求占比达 64%,其中浮法玻璃为最大的纯碱需求来源,2022 年需求占比近40%,下游主要以建筑玻璃及汽车玻璃应用为主。

在传统应用之外,以光伏玻璃、盐湖提锂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需求正快速崛起,其中光伏玻璃需求占比已近10%,较 2021年提升3个百分点,后续有望持续提升并贡献纯碱需求的主要增量。

平板玻璃需求或维持正增长

平板玻璃通常指的是以浮法工艺生产的平板玻璃,即玻璃液飘浮在熔融金属表面获得抛光成型,目前已经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玻璃生产工艺。纯碱需求的近 40%用于平板玻璃生产,而 70%以上的平板玻璃用于建筑地产,因此可通过研究地产趋势来判断玻璃以及纯碱需求的边际变化。

玻璃安装处于地产施工流程的后期即房屋竣工阶段,当地产竣工需求处于扩张阶段时,玻璃消费量随之增长,并将带动纯碱需求的提升;反之则将带来玻璃的被动累库,对纯碱的需求亦将放缓。

2022 年相关性有所减弱,主要系光伏玻璃等下游应用快速扩张,对纯碱的需求拉动较为明显。2021 年地产行业三道红线的政策约束,使得房企融资及投资活动逐步收紧,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自 2021Q1 录得阶段性高点后,于下半年开始回落,竣工面积同比自 2021Q4 起大幅收窄。

2022 年疫情扰动及需求疲软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本轮竣工面积增速的企稳,全年国内房屋竣工面积累计同比-15%,但自 7 月以来持续保持环比降幅收窄。

自 2022 年 7 月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的地产核心任务以来,围绕保交楼相关的政策落地加速,房地产信贷、债券与股权融资“三箭齐发”,房企融资拐点已现。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对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发展的政策定调,政策底的强力支撑将使得地产行业企稳回升的趋势愈发明确。

同时,针对需求端的消费信心提振亦持续加码,全国多地因城施策,陆续出台有关房地产市场的利好政策,鼓励刚需群体和合理改善需求群体购房,采取限购限售政策放松、首付比例下降以及房贷利率下调等措施恢复市场平稳运行。

随着地产行业在供需两端的持续修复,当前地产基本面已具备企稳复苏的先决条件。随着后续疫情影响的消退与各项地产支持政策的落地,预计保交楼将带动地产竣工持续回暖,房屋施工进度亦将加速,平板玻璃产销有望回升。

由于涉及到能耗、设备损伤及冷修周期等因素影响,浮法玻璃产能供给相对刚性,冷修期一般长达 6 个月及以上时间,点火投产后通常都会保持 8-10 年左右的连续不间断生产,因此历年玻璃产量及对上游纯碱的需求均较为稳定。

2022 年国内平板玻璃产量 10.13 亿重量箱,同比2021年基本持平。鉴于玻璃厂刚性的产能供给,后续积极的主动补库将带动纯碱需求进一步增加。

从产能规模来看,在经过 2021年产能的快速扩张后,2022年三季度以来随着竣工增速的放缓,浮法玻璃日熔量出现较大下滑。据卓创资讯,截至 2023 年 2月末,国内共有浮法玻璃生产线 305条,其中在产 239 条,日熔量约16.01万吨/日,较去年同期减少 1.38万吨/日。进入3 后,部分产线陆续复产,目前日熔量增至 16.05 万吨/日。往后看,浮法玻璃集中冷修周期已过,后续竣工转暖有望带来玻璃需求复苏,日熔量有望企稳回升。

从库存和价格水平来看,国内浮法玻璃累库现象明显,而价格已自底部企稳。据卓创资讯,截至 2023 年 2 月末,浮法玻璃库存 7102 万重量箱,较年初增加 30.7%,库存天数36.5 天已达两年来高位;年初至今浮法玻璃价格保持缓慢上涨,目前 5mm 浮法白玻价格已稳定在 90 元/重量箱左右。随着开工旺季来临及需求回升,后续玻璃库存去化有望加速,并将带动价格企稳上行。

光伏玻璃产能有望持续释放

光伏玻璃又称超白玻璃,是一种超透明低铁玻璃,相较于普通玻璃 0.2%的铁含量及 88%的透光率,光伏玻璃含铁量低于 0.015%,且透光率通常可达 91.5%以上。

作为光伏组件的最外层材料,其强度、透光率等性质直接决定了光伏组件的寿命和发电效率,起到保护内部电池片及提高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的作用,是晶硅光伏电池组件生产的必备材料。

根据所使用光伏玻璃数量的不同,光伏组件又可分为单面玻璃组件和双面玻璃组件,其中双玻组件是指电池片串阵的背板和盖板均使用光伏玻璃的光伏组件。根据福莱特招股书,太阳光透过率每提高 1%,光伏电池组件发电功率可提升约 0.8%。

双面组件在将传统背板替换为光伏玻璃后,组件背面亦可吸收周围环境反射的光线,进而获取发电量增益,实现双面光电转换。相较于单面组件,双面组件在生命周期、耐候性、耐腐蚀性及抗衰减性上均具有明显优势,据 CPIA,2022 年我国双面组件市场占比已达 40.4%,后续渗透率预计将持续提升。

根据成型工艺的不同,光伏玻璃又可分为超白压延玻璃和超白浮法玻璃,其中压延工艺透光率更高,目前已经成为光伏玻璃的主流生产工艺,在晶硅电池组件中获得极大地应用。

从光伏玻璃上游原料来看,纯碱、石英砂为光伏玻璃核心原材料,其中1吨光伏玻璃生产约消耗 0.23 吨纯碱。随着光伏玻璃产量及双面组件渗透率的快速提升,纯碱需求有望保持高增长。

当前全球光伏装机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2 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约 230GW,其中国内新增光伏装机超 87GW,持续位居全球前列。据 IEA 可再生能源报告,预计 2022-2027 年期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超 1500GW,对应年均新增 300GW 以上,预计 2024 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超过水电,2026 年超过天然气,2027 年有望超过煤电成为全球最大能源装机形式。

据 CPIA,乐观/保守情形下,2027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 438/379GW,对应 22-27 年 CAGR分别为 14%/11%,光伏高景气有望延续。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全球产量占比已达 90%以上。据卓创资讯,截至2023年3月末,我国共有光伏玻璃生产线 423 条,同比增加 63%;在产产能 8.36 万吨/日,同比增加 75%,对应年化产能超 3000万吨。23 年以来随着硅料价格快速下行,光伏行业景气稳步复苏,光伏玻璃已有库存去化趋势,有望带动行业盈利企稳回升。

2018年 1 月至 2021年 7 月,光伏玻璃被纳入产能置换行业严控新增产能,2020 下半年起光伏项目的集中开工建设加剧了光伏玻璃的供需结构性失衡。2021 年 8 月新版《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出台,新建光伏玻璃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召开听证会,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等。

光伏玻璃听证会制度的施行,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光伏玻璃的新增产能准入限制,龙头企业将凭借低能耗、技术先进性及产业完善配套进一步实现产能扩张。

根据各省工信厅公布的信息来看,截至2023年3月末,国内已公告听证会的光伏压延玻璃产能约 23.2 万吨/日,其中 23/24/25/26 年分别计划投产约 12.3/7.0/2.4/1.4万吨/日,安徽、广西、贵州、湖北及河南 5 省合计占比近 61%。从投产节奏来看,2季度及4季度为光伏玻璃投产旺季,预计将带来纯碱需求的大幅扩张。

提锂需求有望贡献新增量

据国家统计局,2022 年全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约 722 万辆,同比增长超 96%,渗透率已超 26%;动力电池装机量近295GWh,同比增长近 91%。

碳酸锂近一半的需求来源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伴随动力电池装机量走高,国内碳酸锂产量快速扩张,2022 年我国碳酸锂产量达 34.3 万吨,同比增长近 43%,而全球碳酸锂供给量约在 86.1 万吨当量(LCE),我国产量占比近 40%。2022 年我国碳酸锂表观消费量达 46.8 万吨,同比增长 54%,随着后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持续提升,我国碳酸锂需求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锂在自然界中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主要以锂矿石(包含锂辉石和锂云母)的形式存在于岩矿中,另一种以锂离子的形式储存于盐湖卤水中。相应的提取方式即可分为矿石提锂及盐湖卤水提锂,两种工艺的生产过程均需加入过量纯碱除去溶液中钙镁盐等杂质,并使得溶液中的锂离子沉淀为碳酸锂。

据 Genesis Energy,无论采取何种制取方式,每生产1吨碳酸锂平均需要消耗约 2 吨纯碱。进入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快速回落,截至4月末,国内 99.5%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跌至 20 万元/吨左右。

锂价回归带来的将是利润的重新分配,对于下游电池生产、整车制造乃至终端消费者都将最终获益,并有望带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振。我国锂资源主要分布在青海、江西、四川和西藏四个省份,其中青海和西藏以盐湖为主,江西和四川以锂矿石为主。

2022 年我国锂矿/盐湖总有效产能达到 18.7万吨,2025 年在江西锂云母及西藏盐湖产能的快速扩张下,国内锂资源供给量有望增至近 60 万吨,带动碳酸锂供给量持续提升。

2022 年国内碳酸锂产量 34.3 万吨,同比+43%。假设按照高工锂电预测,25年国内碳酸锂供给量增至 70 万吨,假设 23/24 年分别供应 45/55 万吨;碳酸锂进口数量保持稳定。根据以上假设,按照单吨碳酸锂生产消耗 2 吨纯碱,测算得到 2023年纯碱需求有望达 90 万吨,自 2024 年起碳酸锂对纯碱的需求量有望超百万吨级水平。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财闻网

    财闻网是专业分析资本市场变化的综...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