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使用RingBuffer处理数据(一)

掘芯 2018-12-18 09:14 发文

前三节完整说明了UART的原理以及实现过程。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一)协议基础》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二)不同电气规范下的标准》

《嵌入式硬件通信接口协议-UART(三)快速使用串口及应用》


事实上UART只是一个传输层的协议。

在实际的项目使用中,往往是根据项目的具体需求,在以UART作为物理传输接口的通信方式上,自定义私有的应用层协议,这个应用层协议本质就是数据协议,并且对协议的解析和实现,都需要MCU对数据进行缓存、计算、校验、分析等操作。

说到缓存,在这先卖个关子……

估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代码里定义个全局变量的缓存数组,然后从串口的接收寄存器读出数据,并逐个字节地写到缓存数组里,接完一包数据,执行数据分析……

这个想法是对的,逻辑是通的,但是……

多少字节是完整一包数据?

如果是中断接收,第一包收完还未来得及完全处理,有数据进来触发中断,又被写入缓存数组覆盖旧数据呢?

针对这问题,也许有人会想到,多定义几个缓存数组,数据包写满一个缓存数组则开始写到另一缓存数组,或者分析处理前先拷贝出来,再或者分析处理前关串口接收……

说来说去,这样子倒腾数据,一包一包的拷来移去的,太没效率了,还想关中断,这样通信效率也太低了!



针对这里的缓存问题,引入一个经典: 循环缓冲区Circular buffer。有很多叫法:圆形缓冲区(器)、圆形队列…

如此经典,在互联网上的资料也是相当多了,中文版的介绍推荐使用百度百科进行搜索“环形缓冲器”,英文版推荐使用维基百科进行搜索“Circular buffer”,在此不再赘述。

当你了解循环缓冲区之后,是不是早已磨刀霍霍地想马上敲代码?不着急,先到开源社区网站找一找,这里推荐GitHub。

好的开源项目,有人参与维护,还有人参与使用并给予反馈,使得项目代码更健壮。

到GitHub主页搜索“Circular buffer”找到相关项目,筛选C语言的项目:


从搜索结果中看到,按照相关程度排序方式下,被星标收藏的项目最多的是“TPCircularBuffer”,点进去后发现它用于音频处理

“A simple, fast circular buffer implementation for audio processing”

换个精简的来看吧。

返回搜索结果列表,点击第二个的“Ring-Buffer”,它的描述已经说明是用于嵌入式系统

“A simple ring buffer (circular buffer) designed for embedded systems.”

眼看embedded就亲切,就用这项目参考。


目测该项目确实有些久远了,最后一次commit已是两年前的2016年5月了。先不管,好酒也是有年份的!

下载到本地,打开项目文件夹,查看C文件和H文件。


快速浏览ringbuffer.c文件中对外封装的各个函数,主要有:

循环缓冲区初始化

增加一个数据元素

增加多个数据元素

读取一个元素

读取多个元素

查看某一元素(即不读出,不改变读偏移量)。



从这个项目的“增加一个数据元素”函实现过程,可以看到

buffer->headindex = ((buffer->headindex + 1) & RINGBUFFERMASK);

这条语句执行的结果是每新增一个元素,写的偏移量递增,并且达到RINGBUFFERSIZE时又回到0,同样的在读操作中也是如此,这使得在读写元素的时候,偏移量都在缓冲区的范围内。


事实上这个项目已经把循环缓冲区的基本功能已经设计完全了,基本的使用起来已经OK了。

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源码中的ring_buffer_size_t是uint8_t类型,如果需要操作255个字节以上的内存空间,则需要把ring_buffer_size_t改成uint16_t或者uint32_t类型。


源码的实现逻辑比较简单,完全可以根据网络的参考资料将这套源码吃透,有兴趣的可以拉下来看看,尝试移植到自己工程中使用。

毕竟是别人做的,但是为了符合自己工程中的需求,还是有必要重新设计自己的循环缓冲区功能处理模块。关于如何设计自己的循环缓冲区处理模块,敬请期待下回分解!

本来要讲数据协议的,写着写着又把环形缓冲区写的多了,关于起止式的数据协议,那就敬请期待下下回分解!

参考资料:

《Circular_buffer》@维基百科

《环形缓冲器》@百度百科

《Ring-Buffer》@Github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掘芯

    由浅入深挖掘芯片可用资源,在有限...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