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商汤科技计算机视觉大牛离职,加入清华电子系!

OFweek电子工程网 2022-07-26 07:40 发布于广东 发文

“AI四小龙”之一的商汤科技近日发生重磅人事变动,公司执行研究总监、计算机视觉领域大牛代季峰离职,加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任副教授。

在清华电子工程系官网的教师名单中已经可以找到代季峰的名字,其个人网站也已经更新了最新履历,职位由商汤执行研究总监变成了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官网资料)

根据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官网资料介绍,代季峰现任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研究重点是用于高级视觉的深度学习。

在此之前,代季峰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2014年在自动化系获得博士学位,师从周杰教授。就读博士期间,他曾在2012年-2013年间访问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VCLA实验室,与朱松春教授和吴英年教授一起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代季峰曾于2014年-2019年期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视觉计算组担任高首席研究经理,与孙剑合作。此后,代季峰从微软亚洲研究院跳槽到商汤科技时也曾引发业内热议。当时代季峰在知乎上的本人回答,他离开微软亚研的原因是“不想只做纯科研,而想尝试做业务,扩充自己的职业技能”,此后代季峰一直在商汤科技研究院任执行研究总监。

(代季峰在知乎上的本人回答)

一直以来,业内人士都将代季峰视为AI业界的大牛之一,其研究重点是针对高级视觉的深度学习,代表作是在2016年发表在NIPS上的R-FCN,引用数超过5300。另外还有发表在ICCV 2017上的Deformable ConvNets、发表在ICLR 2020上的Visual-Linguistic BERT(VL-BERT)。谷歌学术显示,代季峰的引用总次数20500次以上。此外,代季峰还担任 IJCV的编委会成员和AAAI 2018的高级程序委员,也担任过CVPR、ICCV、ECCV、ICLR等会议和TPAMI、IJCV、CVIU、TIP、TMM等期刊的审稿人。

“死磕”AI,商汤押注计算机视觉

此次代季峰博士离职消息除了引起业内热议以外,更被人关注的是商汤科技在AI领域尤其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进展。笔者注意到,在今年3月时还能看到商汤研究院基础视觉组的招聘信息,彼时依然是由商汤研究执行总监代季峰博士领导,致力于提出和实现最前沿的算法,保持算法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领先,推动视觉理解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在众多实际应用领域的性能优化和落地。

根据招聘信息显示,其计算机视觉研究员岗位工作指责包括:致力于提出和实现最前沿的算法,保持算法在工业界和学术界的领先,推动视觉理解算法和深度学习算法在众多实际应用领域的性能优化和落地。研究方向包括且不限于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多模态学习,视觉Transformer,物体检测,语义分割,自动驾驶,无监督/自监督学习,GAN,行为识别,SLAM等。

目前商汤科技尚未回应代季峰离职一事,但本质上来说都是求职者和任职单位的合作,倒不如多关心下商汤科技的人员结构调整和经营状态。

据悉,商汤科技的市场行为一直备受关注,但其上市以来股价表现却不太好。从曾经市值超3200亿港元的巨头,跌到现在只有700-800亿港元市值。近期一则回购股份的公告,却让这家公司的股价迎来大涨,20日单日涨幅近11%,一改往日颓废态势。

据悉,6月30日,商汤近七成限售股迎来解禁,市场供求关系在短期内发生较大变化,股价发生大幅波动。同日,商汤发布公告,管理层用自愿延长持股锁定期的行动表明了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心。

7月19日晚,商汤科技披露当日斥资1407万港元回购670万股,回购价格为2.1港元/股。市场分析认为,商汤长期增长性明确,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工智能软件公司之一,商汤同时具备行业领先的研发及商业落地实力。在现阶段开始回购股票,展现了公司对股票价值,业务前景、战略及长远发展的信心。显然,消息面上的利好推动了商汤科技行情回暖。

商汤科技作为“AI四小龙”之首,其2021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36.4%,毛利率达69.7%,财务表现稳健,2021年末银行存款及在手现金总结余215.2亿元,现金储备充足。

从年报情况来看,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落地进程提速发展,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慧生活四大主要业务板块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智慧城市板块,累计城市数量从2020年末的94个增至140个,包括上海、深圳等,同比增长48.9%。该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56.5%,在中国智慧城市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智慧商业板块中,商汤企业方舟平台服务了超900家企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同比增长10.3%,单客户平均收入提高21.3%,典型客户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京沪高铁、中国电信、软银集团、阿里云等行业龙头。该板块2021年收入19.6亿元,同比增长31.8%,在中国企业级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智慧生活板块2021年实现收入4.2亿元,去年搭载商汤AI SDK的手机已累计出货15亿台,累计内嵌于超过200个移动应用程序及手机游戏,为60+商场、博物馆和机场提供虚实融合交互技术;

智能汽车板块,2021年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16.3%。据悉,公司推出的SenseAuto绝影智能汽车平台,2021年底已服务超过40家车企,其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产品累计前装定点数量达2300万台,数量位居行业第一,覆盖未来五年内量产的60多款车型。

据悉,商汤科技具备行业领先的研发能力及实力,各项核心业务也相继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在计算机视觉技术领域更是斩获多项荣誉。笔者注意到,在上个月IDC发布的《2021年中国 AI 软件及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下半年,商汤科技在中国计算机视觉领域蝉联排行榜第一。商汤科技的市场份额也由2020年下半年的18.4%增值至2021年下半年的22.2%。相较于BAT这些流量红利模式的互联网企业,商汤作为一家后期成长起来的“硬科技”公司,砸钱死磕 AI 技术,也成为了目前国内AI领域不可忽视的增长力量。

学术界刮起“科研大牛回归潮”

近段时间以来,几乎每个月都能看到大厂科学家离职的消息,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趋势:越来越多的AI大牛陆续回归学术界,这一举措对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学术无疑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华为自动驾驶系统CTO陈亦伦

近期,有媒体报道并确认,华为自动驾驶系统CTO、车BU首席科学家陈亦伦博士已经从华为离职。在传出离职不久,陈亦伦本人就表明了去向:加入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任智能机器人方向首席专家。

据悉,陈亦伦本科及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电子工程系。加入华为之前,陈亦伦曾在智能电力管理公司伊顿担任技术专家和项目经理,2017年加入大疆任首席工程师。2018年,陈亦伦加入华为,担任自动驾驶部门首席科学家,负责感知技术。

(陈亦伦履历资料)

据笔者了解,在华为车BU下共设15个子部门,而陈亦伦直接负责的部门是智能驾驶产品部,任首席架构师。在华为智能汽车业务中,陈亦伦既是最高技术负责人,也是华为智能车方案的负责人,直接和车企对接的“HUAWEI Inside”以及“华为智选”模式的核心。所以,陈亦伦的离职,对华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损失,而陈亦伦的去向,对华为汽车业务、甚至整个汽车行业格局都具有较大影响力。

京东AI业务“开路人”周伯文

就在今年5月,清华大学官宣聘任周伯文博士为电子工程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在这之前,周伯文可以说是京东AI业务的“开路人”。据了解,周伯文2017年加盟京东集团,负责京东AI研究与平台部相关业务。曾任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京东智联云总裁,京东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官网资料)

从2017年开始,周伯文帮助京东引进了十余位AI领域的知名学者,包括何晓东博士(曾任职美国微软雷德蒙德研究院)、梅涛博士(曾任职微软亚洲研究院)等,从零开始组建起了超过400人的AI团队。在周伯文教授的带领下,京东AI在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和期刊上累计发表论文110+篇,12次获得国际学术竞赛冠军。在2021年11月已有消息称周伯文从京东离职,虽然据称在2021年底有创业动作,不过现在看来,他可能还是更愿意做周教授。目前,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官微也开始周教授的团队招揽人才。

字节跳动副总裁、AI Lab负责人马维英

更早些时间,字节跳动副总裁、AI Lab负责人马维英也宣布离职,加入清华大学,从事人才培养和科研相关工作。据悉,马维英1990年毕业于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1994年和1997年分别获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CSB)电气和计算机工程系硕士和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马维英负责开发的互联网图像检索系统 Netra 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图像检索系统之一。

(马维英履历资料)

博士毕业至今,马维英一直活跃于业界的研究部门,先是在惠普实验室工作了四年,然后加入了有中国互联网“黄埔军校”之称的微软亚洲研究院,一待就是16年。2017年,时任微软亚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马维英加入了字节跳动。

支付宝背后的AI大牛漆远

去年年底,支付宝背后的AI大牛也重返学术界了。蚂蚁金服原副总裁、AI团队负责人漆远离职后,出任复旦大学“浩清”教授,复旦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研究院院长,从事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

漆远,本科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博士,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曾是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系和统计系终身副教授。漆远在2014年加入阿里,担任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副总,2015年加入蚂蚁金服公司,创建并统领蚂蚁金服人工智能团队,担任蚂蚁金服公司首席数据科学家。

还有2019年腾讯 AILab主任张潼离职,回归香港科技大学,任职计算机系及数学系,同时还担任港科大和创新工厂联合实验室的主任;阿里巴巴达摩院实验室的负责人王刚,也选择离职,专心搞学术;2018年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李飞飞离任,转而继续担任斯坦福视觉与学习实验室(SVL)负责人,以及新成立的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院长……

企业发展仍需高端人才“领路”

按照常理,这些在各领域几乎做到顶尖的人才,在企业里的待遇绝对不逊色于在高校或者研究所里的待遇,尤其是对于AI企业而言,在直接对接市场的情况下,投身于此所收获的回报必然会呈现多倍的增长,那为何近些年各科研大牛还纷纷选择“出走”?

首先,有部分科研大牛在加入企业时,都在AI技术刚刚大火的时候,技术层面才刚刚起步,这个时候加入企业,可以快速帮助企业奠定基础弥补空白。但在经过这几年的发展以后,AI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再想要有大的进展或突破就不容易了,对于科研型人才来说,专心致志搞学术可能比在企业更适合。

对于这些科研大牛而言,参与大厂的研发投资使得他们彻底实现财富自由,在经济上他们的需求已经满足,但精神上的追求还未停止。从学术出身,最终回到自己的学术追求中去,这也是他们回归学术的重要原因。

总而言之,以此次商汤科技为例,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本质上都是求职者和任职单位的合作。企业的高效发展固然离不开高端人才助力,但在一些大牛离开后,照样还会有许多顶尖人才投身进去,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高校,这些高端人才都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根基所在。换一种方式看,这或许是学术界人才为产业界带来了活力之后,如今产业界反哺学术界的时刻,也是一种更长远高效的方式推动产学研共同发展。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