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

零壹财经 2022-05-18 15:10 发文

摘要

√ 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2021年两会以来,从总量看,以周为周期、截至当周总量计算的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从2021年3月第一个周的1000增至2022年4月末的4575.42,增长约4.5倍,体现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

√ 东部引领发展,中西部努力追赶。分地区看,2008-2021年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走势基本相同,但从增速看,东部地区最快,中西部地区大致相同。

√ 重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各有特色。从重点城市看,2008-2021年一线城市中,北京引领发展,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全国第一;上海位于全国前列,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广州搭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深圳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新一线城市中,成都表现亮眼,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杭州尽显优势,近两年成效突显;武汉极具潜力,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研究机构:零壹智库、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

发布机构: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能见研究院

《陆家嘴》《价值线》零壹财经

报告主编:陈小辉  

执笔团队:方正之、邓婷心

目录

引言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内涵与评价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

二、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走势与解读

(一)2021年3月以来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

(二)2008年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

三、区域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

(一)东部地区遥遥领先

(二)中部地区持续提升

(三)西部地区逐渐发力

四、城市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

(一)北京引领绿色发展

(二)上海位于全国前列

(三)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

(四)成都表现亮眼

(五)杭州尽显优势

(六)武汉极具潜力

五、展望

以下为报告节选

引言

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之题中应有之义。“十四五”规划再次重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而随着中国在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持续深化、行动力度不断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绿色发展,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

2021年两会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将得到更大支持,至今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指出推进科技创新,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理念中“绿色”就位列首位,“绿色奥运”在我国社会进一步融合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精神,绿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人民的意识中。

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如何?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又呈现哪些特征?在区域和城市层面,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表现?

本报告从创新产出、创新成效、创新活跃度三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从智慧芽采集数据,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测算2021年两会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以及2008-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对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区域层面也测算了2008-2021年东中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以评价区域发展;在城市层面就绿色技术创新成效和重要举措进行阐述。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内涵与评价

我们首先梳理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然后明确其内涵,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

世界各国较早就开始了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达成了一系列制度建设框架,为绿色发展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1962年,美国人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破坏作了反思,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强调通过新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污染排放;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1 绿色发展的由来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2006年,《环境保护》刊文中,首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绿色转变,就必须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构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开始正式倡导绿色发展,以“绿色奥运”为主要理念之一;强调的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绿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人民的意识中。基于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首次把绿色技术的概念纳入官方文件。2019年1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牵头组织起草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也是我国首次对绿色技术进行统一定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

图2 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发展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但应该看到,我们取得的成效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传统节能环保产业的生存空间变窄,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生态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进入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面临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的技术攻关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绿色技术创新(Green Technology Innovation, GTI)的概念源于 Braun & Wield (1994 )提出的绿色技术思想;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中明确定义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绿色技术作为主要的绿色创新载体与表现之一,既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商业化特性,又具有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社会特性,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

图3 绿色技术的定义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并不统一,金培振、殷德生、金桩(2019)在世界经济上发表的《城市异质性、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文章中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以绿色技术为导向的创新,即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行为均可认定为绿色技术创新[ 金培振,殷德生,金桩.城市异质性、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J].世界经济,2019,42(11):99-123.]。

图4 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也不统一,我们依据金培振、殷德生、金桩(2019)的做法使用绿色专利检索式(环保OR节能OR环境保护OR保护环境OR节约能源OR省电OR省水OR低能耗OR污染OR减排OR保护生态OR减少排放)从智慧芽中采集了各年份全国,东中西以及各个城市的绿色专利原始数据,以绿色专利相关数据来测度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为推进中国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聚焦公众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响应我国碳达峰行动方案,我们构建了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来对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评价,以突出“绿色”和“创新”的绿色专利为主要指标,将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有机融合起来。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本报告从创新产出、创新成效和创新活跃度三个方面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来评价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情况。

综合考虑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关于创新产出,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申请数、绿色专利授权数、绿色专利申请占总申请比和绿色专利授权占总授权比四个指标,其中绿色专利申请数和绿色专利授权数可以体现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创新产出的整体情况。而绿色专利申请数占比和绿色专利授权数占比,可以体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关于创新成效,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授权数占绿色专利申请数比和被引用专利数量两个指标,其中绿色专利授权数占绿色专利申请数比(考虑专利授权周期性,我们以当期绿色专利授权数除上期绿色专利申请数)可以反映出绿色专利的实际转化成果,而被引用专利数量可以体现绿色专利的实际价值和创新成效。

关于创新活跃度,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申请主体人数量和绿色专利授权主体人数量两个指标,两者可以体现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活跃程度。  

绿色技术创新除了以专利数据为主要指标来测度外,还有环保理念、教育培训投入、绿色技术创新费用投入、绿色化人员的投入、绿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测度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较好的指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与采集时间考虑,后续研究中我们会逐渐完善该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构成具体如下:

图5 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二、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走势与解读

本章我们就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的走势进行解读。

2021年“双碳”目标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十四五”规划将绿色发展列为专题篇章统筹安排,我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我们将2021年两会所处的3月份列为重要时间点,我们从历史的阶段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出发,基于上述指标体系,自2021年3月第一个周起,构建周度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分为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截至当周的总量数据)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每周新增的数据)。同时我们还跨越时期追溯到2008年,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以对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进行评价,具体情况如下。

(一)2021年3月以来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

具体而言,我们自2021年3月第一个周起,以周为周期,以截至当周的总量数据和当周增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以体现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趋势和每周活跃情况。计算结果显示,2021年3月以来,从总量看,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从2021年3月第一个周为基期的1000增至2022年4月末的4575.42,增长约4.5倍,体现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从增量看,我们同样设定3月第一周为基期100,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呈现波动走势,两会后的第一周增量指数达到峰值113.73。具体如下图所示。

图6 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2021年3月初至2022年4月末,全国新增绿色专利申请数近14万件,新增绿色专利授权数高达21万余件(因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性,专利申请数较授权数增长要慢),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各方主体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创新引领更是深入人心。大量的绿色专利得到授权体现了全国高质量专利申请越来越多,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绿色技术创新正走向高质量发展。

图7 2021年3月以来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累计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2021两会前后政策、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办奥理念是助推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的原因。

1.近两年政策持续推动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便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2020年12月31日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以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2021年2月《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继续强调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并构筑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

2021年10月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2021年10月28日《“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印发更是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打下强心针。

整体而言,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权保护的强化推动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表1:近两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2.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图8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自7月16日启动至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3,077.46万吨,累计成交额14.51 亿元;大宗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14,801.48万吨,累计成交额62.10亿元。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2.96%。超过半数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了市场交易。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政府的绿色制度创新将给予市场绿色技术创新更大的动力。

3.首个“碳中和”冬奥会

在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我国政府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开幕式首次呈现出以清洁氢能作为燃料的“微火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水立方被改造成“冰立方”;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冬奥会以智慧多元的形式、完美严谨的效果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环保力量,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

表2  冬奥六大碳中和行为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绿色冬奥”一方面让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其所应用的绿色技术和绿色行为更是让世界眼前一亮,也为各地区、各企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一定程度上将引起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二)2008年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

基于前述指标体系,我们以2008-2021年每年的全国年度数据为基础,计算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力求从更长的时间周期分析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走势。计算结果显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为基期的1000,增涨至2021年的4791.20,14年中增长了近4.8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84%;可见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在2008-2021年期间高速增长。

图9 2008-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从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趋势向上。全国绿色专利每年申请数从2008年的4.3万余件,增长至2021年的15万余件,2020年更是高达22万余件。全国绿色专利每年授权数更是稳步上升,从2008年的1.9万余件上升到2021年的18.4万余件,复合增长率高达17.5%。从增速看,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2008-2012年均有一个较快速的发展,2013-2021年增速浮动较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从抓数量到抓质量的转型。

图10 2008-2021年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及增速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总体而言,2008年-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

图11 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发展的原因

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

1.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

“双碳”和创新驱动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政、企、学、金”多方参与、互利互惠,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多链交织、相互融合,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协同互动和优势互补的复杂系统。

政策链是引擎、产业链是平台、人才链是保障、绿色金融是桥梁。其通过资源配置、资金聚合和风险控制分别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结构、规模和效率,进而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贯穿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12 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绿色金融产品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有力支撑。从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侧来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范化程度和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显著提升。

表3 绿色金融产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

数据来源:零壹智库

2.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

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支出,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发展,而绿色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20年(2021年数据尚未公布)我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从2008年的26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0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

图13 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领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008年的1451亿元,增至2020年的6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在2019年甚至高达7390亿元,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支出较2019年有所减少,这些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全国各地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

图14 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3.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

科技人才的力量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人才在绿色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从2008年的197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23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同时,科技人才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基础研究人员占比达8.2%,人员向高校流动加速,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显著改善,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

图15 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说明:[ 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例如:有两个全时人员和三个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20%、30%和70%),则全时当量为2+0.2+0.3+0.7=3.2人年。为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零壹财经

    数字经济决策服务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