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英国碳中和陷阱:竹篮打水终成空?

零碳知识局 2024-02-26 18:13 发文

曾经在碳中和之路上遥遥领先的英国,如今却物是人非。

 撰文 | 森序

 出品 | 零碳知识局

近年来,英国的气候政策正不断出现松动。

2024年1月18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英国将取消2035年碳排放目标,声称“不会以让英国破产来拯救地球”。

去年6月,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英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失去了明确的全球领导地位”,并且面临着无法实现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排放目标的严重风险。气候变化委员会同时表示,苏纳克政府“背弃”了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承诺,同意修建新煤矿并支持北海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

英国作为曾经碳中和口号喊的最响的国家之一,当初的一系列减排动作可谓是雷厉风行,如今却在反向道路上一去不返。

动作不断

2020年11月,前英国首相的鲍里斯·约翰逊将禁止新燃油车销售的时间点从2035年提前至2030年,彼时的英国正在朝着2050年实现零排放的目标大步前进,紧凑的减排步伐彰显了其雄心勃勃的碳中和目标。

在2021年COP26气候大会上,约翰逊表示到本十年末将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少68%,豪言壮语间皆是自信与野心。

时至新首相上任,英国的政策走向与约翰逊的目标似乎逐渐背道而驰。

去年9月,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将推迟部分环保政策的实施,目的是减轻短期内的英国民众经济压力。他表示,英国政府决定将燃油汽车销售禁令的生效时间推迟5年至2035年开始实施,并将效仿德国、法国、加拿大和美国多个州的政策,允许民众在禁令生效后购买二手燃油车。

与此同时,苏纳克还宣布将离网燃油锅炉的淘汰时间从原本的2026年延长至2035年,且淘汰目标下降至80%,燃气锅炉的淘汰目标也降至80%。

1月18日,英国首相苏纳克宣布英国将取消2035年碳排放目标,这是继德国、丹麦之后,又一退出碳中和的欧洲国家。苏纳克已明确宣布,将“淡化”英国当局对减少碳排放政策的追求,其具体措施包括延长内燃机汽车的销售时间、不再大幅削减燃气锅炉、减少对节能减排产业的投资等等。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气候经济学之父尼古拉斯-斯特恩勋爵(Lord Nicholas Stern)表示,苏纳克的战略是一个“极具破坏性的错误”,它将损害英国乃至整个世界的利益。

英国取消2035年碳排放目标在外界心里似乎早有预料。

去年7月,英国首相苏纳克承诺,将颁发数百份新的北海油气开采许可证,并表示,这是英国全面提升能源独立性,以及英国执政党与反对党工党划清界限的举措之一。他说:“即使我们在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我们四分之一的能源需求也将来自石油和天然气能源。”

复兴北海油气计划,这意味着英国在未来至少几十年的时间内都难以摆脱化石燃料。

不仅如此,据《每日电讯报》报道:英国将取消“锅炉税”。

2022年,英国财政部宣布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超常利润额外征收25%的能源利润税,以应对国内燃料账单上涨的问题。

据悉,作为政府推动到2028年每年增加60万台热泵的计划的一部分,未能实现热泵安装目标的锅炉制造商将从4月份起被处以罚款。但制造商已经对此做出了回应,他们将价格提高了120英镑,以将该计划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因此,英国政府正计划取消要求房主支付更换旧电器费用的“锅炉税”,并对锅炉制造商实施“毫无道理的涨价”表示谴责。

此举意在调整英国能源和环保政策方向,减轻家庭和产业的财务负担。但是,该决策虽然反映了政府对于消费者和制造商负担的关注,但该政策引发了产业界和专家的强烈反对,认为这一短视政策将导致英国本土能源产量下降、进口依赖加剧,并最终使消费者面临更高的能源成本。该政策倘若真正实施,英国的环保主义者想必也会大失所望。

关于对气候与能源政策的态度,英国工党和保守党始终各持己见,但就英国目前的情势,双方竟罕见的“达成一致”。

2月8日,英国工党领袖Keir Starmer宣布放弃每年约280亿英镑(350亿美元)绿色能源投资承诺,将年度支出目标削减为47.4亿英镑(约合59亿美元),其中约22亿英镑来自对油气公司征收的暴利税,约26亿英镑来自借款。

然而,此次削减使英国能源行业失望,并可能激怒希望工党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群体。英国能源协会表示,工党此次削减释放了放弃英国成为“清洁能源超级大国”的信号,模糊了该党与保守党的明确分界线。

背后原因

英国政坛一向动荡不定。

在COP27大会上,苏纳克曾表示:“英国可以在气候目标方面放慢进度,因为英国远远领先于世界上所有其他国家。”此话一出,便引来热议纷纷。

英国政界普遍认为,苏纳克的态度或将打破工党与保守党之间多年以来形成的气候政策共识,两党之争势必再度风起云涌。

对此,英国工党影子环境大臣史蒂夫·里德表示,推迟“绿色禁令”的目标,意味着英国无法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

不仅仅是工党,苏纳克此举也让保守党内部摸不着头脑。同为保守党的英国前首相约翰逊表示:“企业必须对我们的净零承诺有确定感。我们现在不能动摇,也不能以任何方式丧失我们对这个国家的雄心壮志。”

时至今日,英国大选将至,党派之争暗流涌动。

据悉,英国大选最晚将于2025年1月28日前举行。外界猜想,苏纳克和保守党可能认为,气候政策的推动与实施势必将影响到公众的生活方式以及额外支出,推迟气候行动或许能在短期内赢得民众的认可,从而提高自己的胜率。

不过,对于此猜想,苏纳克表示否定。他曾在公开场合否认了其做法与大选的关系,并表示自己在上任之前已经有此政策想法。根据2024年1月22日发布的民调统计,目前保守党以24%的支持率持续保持低位,而其竞争对手工党的支持率高达45%。

除此之外,英国面临的经济困境也是苏纳克放缓气候目标的原因之一。

近期,英国国家统计局发布消息:英国2023年第四季度GDP下降了0.3%,不仅降幅超过了外界的预期,而且还比第三季度下降0.1%的降幅有所扩大。英国的GDP连续两个季度的呈现负增长态势,意味着英国经济进入到了衰退期,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通货膨胀是导致英国经济下行的原因之一。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英国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上升,最终物价上升,从而导致英国民众消费需求萎缩。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过高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英国采用加息的方式来控制物价,但此举导致英国企业融资成本大幅上升,投资积极性削弱。从而影响到了就业岗位的数量,间接影响到了英国居民的消费能力,从而加速了英国经济进入到衰退期。

由于英格兰银行加息带来的压力,企业破产率不断上升。根据英国破产服务局的数据,今年1月份英国共有1769家公司破产,比去年同期高出5%。

推进“碳中和”是一件“烧钱”的事。国家、企业进行能源转型成本并不是一个小数目,面对国家经济下行,按照原有步伐持续推进碳中和对英国来说并非易事。

英国认为如果按照碳中和的目标去推进减排,对国家经济发展将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如果真的按照承诺目标去做,将不得不减少能源使用,对其经济将造成巨大打击。

未来何去何从

2024年英国能源转型展望报告预测,英国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将无法实现其本世纪中叶脱碳目标。

然而,在此关键时刻,英国依旧选择了放缓实现环境目标的步伐。

虽然质疑声不断,且面临着经济下行的困境,但英国政府仍在绿色产业方面豪掷重金。

政府正在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企业过渡到有弹性、低碳和具有工业竞争力的未来。其中包括向工业能源转型基金 (IETF) 投入1.85亿英镑,以支持工业场所投资于更节能和低碳的技术。同时,每年将提供约 3 亿英镑的税收减免,以换取企业根据自 2025 年开始的新的六年期气候变化协议计划达到能源效率目标。

为了支持对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的持续投资,英国政府还将立法对发电机税(EGL)实行新的投资豁免。在2023年11月22日或之后做出实质性进展决定的新项目将豁免EGL。

为了确保英国继续建立强大的供应链并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增长机会,去年11月22日,英国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宣布推出9.6亿英镑的绿色产业增长加速器 (GIGA)。亨特表示这将支持对清洁能源领域制造能力的投资,“英国可以在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氢、海上风电、电网和核能等领域获得最明显的优势”。

但在一些专家和环保人士来看,关于气候问题,英国政府做得还远远不够。

BusinessGreen的James Murray表示:“我们欢迎支持,但有两点需要注意:资金要到2025年才会到位;而且提供的支持比美国和欧盟提供的支持要小几个数量级。9.6亿英镑用于支持五个不同的清洁技术行业并不会真正改变局面。”环保组织一致认为,按照这个速度,英国在绿色投资方面将无法赶上世界其他国家。

英国气候目标步伐放缓已成定局,但对于英国政府投资举措,民众似乎并不买账。曾经在碳中和之路上遥遥领先的英国,如今却物是人非。面对外界不绝于耳的质疑声,苏纳克又将何去何从?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零碳知识局

    中国能源行业产业互联网综合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