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谁是2024年最猛国资?合肥直投第一,江苏招引遥遥领先,黑马是山东

AI星愿大叔 2025-01-20 11:13 发文

投中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4年科创企业发展报告》中,统计了全国共计77.3万家科创企业的融资和迁移情况。发现科创企业的迁移数量在去年急剧下降,仅有7121家企业选择了跨市迁移。这与2021年巅峰数据相比下降了36%;与2023年相比下降了29%。

(本文的“科创企业”,是指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荣誉资质的且有效的企业。)

文末可获取《2024科创企业发展报告》

除了科创企业迁移减少外,报告还统计了不同省份、城市的招引数据,和地方国资平台的投资情况。

合肥国资直投最猛,江苏蝉联招引之冠,山东国资是黑马。

“合肥模式”依然强劲。合肥创新投是去年投资科创企业最多的机构,达78家;合肥高投投资47家,排在第五位。两者合计投资125家。

江苏是去年迁入科创企业最多的省份,达881家,是第二名的13倍之多。全国前10大迁入城市中,江苏省占到7席。

山东财金集团成为最大黑马,去年投资科创企业50家,排在全国第三位。去年8月发布的《公平竞争条例》,还有今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都对地方招商引资提出了新的要求。报告的数据也反映了招商环境的剧烈变化,2025年政府招商引资要进入全新阶段。01融资额下降21%,合肥直投最猛

2021-2024年,科创企业的融资金额正不断减少。2021年科创企业共计获得2.43万亿投资,但2024年下降至1.38万亿元,同比下降21%,较2021年近乎腰斩。

2020年至2024年,全国已获得融资的科创企业27482家,融资事件合计49857次,平均每家企业获得1.81次融资。受经济环境的影响,获得融资的科创企业数在2021年达到顶峰后,开始逐年下降。2024年,6994家企业获得融资。

说到投资,合肥“风投之城”实至名归。数据显示,2024年合肥国资出手也非常活跃。合肥创新投资投资科创企业数量78家,位列第一位;合肥高投投资47家,排在第五位。两者合计投资125家。如果不局限于“科创企业”,去年合肥创新投资的数量还将上升到95家,合肥高投则为54家。

合肥创新投资是合肥市级投资平台。旗下拥有政策性投资和市场化VC两大业务。前者服务于合肥市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单笔投资往往在千万以下;后者则倾向于投资成长期项目。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合肥创新投资在半导体、机械设备、新材料等领域出手次数最多。比如在2024年12月,就出手了罗博威视、航普时代、深信科创、领众新材等公司,涉及半导体、先进制造、新材料等多个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创新投资去年在二级市场也有出手。2024年10月,文一科技发布公告称,合肥创新投资拟以6.6亿元的价格受让公司控股股东三佳集团17.04%的股权。交易完成后,合肥创新投将成为文一科技的实际控制人。文一科技是一家半导体封测设备供应商,这与合肥创新投在集成电路的大量布局能够形成产业生态。合肥高投则是合肥高新区旗下的投资平台。其投资领域、投资轮次与合肥创新投相似,主要关注半导体、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前沿科技产业。超过70%的项目处于初创阶段,其中也不乏领众新材料、深信科创等与合肥创新投共同投资的案例。而从安徽国资的整体数据来看,其直接投资企业数排在全国第四位,间接投资企业数排在全国第五位,相比于全省GDP的排名全国第10而言,安徽这数据绝对猛。合肥直投企业数量更是占了安徽省近50%,“风投之城”还在不断巩固自己“一哥”地位。

02跨市迁移下降29%,江苏遥遥领先

2020年,有9404家科创企业发生了跨市迁移。2021年这一数据上升至11140家,是最近5年迁移数量最多的一年。随后两年科创企业的迁移数量为9156家和10049家,有小幅波动,但并未大幅下降。

直到去年,2024年科创企业跨市迁移的数量仅仅7121家,同比下降29.14%,相比于最高峰的数据下降了36.08%。

去年8月1日开始施行《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后,地方招商不能再给予特定经营者税收优惠、财政奖励或者补贴。这让部分内卷式招商偃旗息鼓。除此之外,科创企业往往是一个地区发展相对成熟、含金量相对较高的企业,地方政府留住本土企业的力度在逐年增强,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搬迁的意愿。再加上今年发布的《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后各地要外引科创企业落地或大大受限。预计2025年科创企业的跨市迁移数据还将进一步下降。招投分离、内生性产业培育等趋势或更加明显。虽然科创企业跨市迁移的总数大大下降,但不同区域差异较大,江苏遥遥领先的第一名。

2024年江苏省迁入科创企业881家,这一数据占全年跨省迁移科创企业总数的61.14%。不仅远远超过其他省份,更是第二名广东的近13倍,是第二名到第九名之和的2.39倍。

2024年迁入科创企业top10的城市中,江苏占到了7个,包揽了从第二到第八的位置。分别是扬州、无锡、苏州、南京、常州、南通、盐城。

咸阳的迁入企业主要来自于西安,从西安迁出企业数量就可以得到印证,“咸阳-西安”是陕西省内部消化。江苏省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最强。江苏对科创企业吸引力也来自于对科创企业的投资上。2024年,江苏省国资平台直投科创企业486起,直投企业467家,在全国仅次于广东省;间接投资科创企业635家,遥遥领先于第二名浙江的359家。

这样的投资力度,大大推动了本土科创企业发展和外地科创企业迁入。除了上文披露的2024年迁入881家外,江苏省在2019-2023年期间,共迁入3089家科创企业,是第二名安徽的3.59倍。确实配得上遥遥领先~!在招商上,安徽虽然没有江苏突出,但在2019年到2023年的5年间省份排名中,迁入科创企业861家,排在全国第二。03

山东国资的黑马

2023年的数据显示,山东财金集团仅投资了12家科创公司。但在2024年出手次数骤然增加,投资50家,成为去年国资机构中的一匹黑马。

山东财金集团的前身是1992年成立的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由山东省财政厅控股。2015年9月,山东省推动这家公司转型改制,组建成为山东财金集团。据官方信息显示,山东财金集团注册资本300亿元,拥有18家全资及控股直属公司,还参股了济南机场、华鲁集团等60家企业。其定位是“财政金融政策联动的投资运营公司”。

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山东财金集团在2024年出手了65次,投资了65家企业。其中50家企业为科创企业,投资数量位列全国第三。

山东财金投资的企业有:晶正电子、中润光能、东岳氢能、星智空间、逢时科技、浙江共达、中科睿医等。

最近两年,山东财金不仅投资本土企业,也加大了外省的投资力度。像浙江共达、中科睿医都不是山东本土企业。在基金合作上,还与外省国资联手设立了产业投资基金。山东财金与海南财金集团、山东化工龙头京博集团合作设立了规模5亿元的“海南山财基金”。这支基金已经投资了京博集团旗下的京博中聚,而且京博集团也在海南省落地了新材料分公司,并对当地化工和新材料产业进行了投资。

山东财金在2024年的表现十分亮眼,成为了意料之外的黑马。山东作为全国第三大GDP省份,在2024年科创企业数量和金额上,确实匹配不上其全国地位。也反映出山东的产业结构中传统制造业和国有企业占比较高,先进制造业公司较少,创业氛围较为薄弱。不过在山东财金等机构的推动和引导下,这一局面或将在未来得到改善。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AI星愿大叔

    深度 链接 远见,为百分之一的人...

    推荐商品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