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怪兽充电亏态深解 “拐点”何时来?

铑财 2022-09-27 10:44 发文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

作者:郝科科

编辑:李静

风品:沈禾 车一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一个小时收费四块,难不成是爱迪生那会儿传下来的百年老电吗”

近日,脱口秀大会的吐槽梗刷屏网络。不过看看股价,刺痛的何止是消费者。

01

涨价是与非

LAOCAI

截止美东9月23日,怪兽充电收盘价0.645美元,市值1.7亿美元,相比2021年4月的8.5美元发行价,缩水超90%。

作为“共享充电第一股”,这个成绩单实在有些尴尬,尤其结合上述质疑。

进入怪兽充电小程序,搜索附近门店,可查看不同区域收费标准,9月23日,铑财在北京市朝阳区多个站点查询。

建外SOHO区域免费使用的区间在5分钟,计时费3元/小时,24小时使用费为30元,总封顶为99元。而三里屯地区,收费规则为3分钟内免费,计时费2元/0.5小时,24小时的使用费用为28元,总封顶为99元。

显然,一小时四元的吐槽不是虚言。

遥想2014年,第一家共享充电宝企业诞生。

以低廉价格、便捷实用,解决了多数人的出行焦虑,进而一炮而红,各色势力蜂拥而入。但一番跑马圈地后,野蛮生长的后遗症也逐渐显露出来。

实际上,质疑声早已有之。如2019年春节,不少品牌缩短免费体验时间,从一小时缩到半小时乃至更短。同年9月,据央视财经报道,共享充电宝普遍涨价,每小时1.5元、2元起步,部分商家提供的服务甚至达到每小时8元。

2021年3月,有多家媒体报道,共享充电宝收费从每小时1元涨至2-4元,部分景区出现10元/小时高价。

以至引来强监管。2021年9月3日,市场监管总局要求怪兽、小电、来电、接电、搜电等8个共享充电宝品牌经营企业,限期整改,明确定价规则。严格指定明码标价,规范价格行为和竞争行为。

据悉,当时六个共享充电宝品牌共426万台机柜,约80%市场份额参与整改。整改后,各品牌平均价格为每小时2.2到3.3元。

然2022年7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当地11个行政区涉及街电、来电、美团、怪兽、小电等5品牌的前期调查结果:95%的共享充电宝投放点未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收费标准,其中,收费标准未“明示”、同一品牌收费标准不一致、未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重点条款的内容、未明确押金的退还期限、未遵守与第三方共享个人信息的法律规定等问题被提出。

是否有些罚而又犯呢?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之所以逐渐涨价,基本还是为摆脱成本高、盈利难困境,这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定价合理、价格透明、服务到位。过于粗放收割,乱象太多,可能让行业一损俱损。

02

连续4季度亏损 销售费用率超92%

业务全线下滑 全是疫情惹祸?

LAOCAI

或许,也有急迫与无奈。

怪兽充电起步于2017年,当年4月得到小米科技、清流资本、顺为资本等多机构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2019、2020年分别盈利1.6亿元和7543万元。

2021年4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如愿“共享充电宝第一股”。然年报首秀就遭遇了变脸,全年净亏1.25亿元。

进入2022年,没能扭转颓势,反而越陷越深。一季度,首次出现上市后营收减少,同比下降12.97%,亏损0.96亿元,同比大降738.65%。

二季度营收6.9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滑29%;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净亏1.84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为820万元。且已连续四季度亏损,加上一季度的0.96亿元,上半年总亏约2.8个亿,是2021全年亏额的2倍还多。

财报称,今年第二季营收下降主要由于疫情导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减少。

“因疫情在国内多个主要城市暴发,部分地区的线下客流量受当地管控措施的影响而显著下降,给我们第二季度的业绩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怪兽充电CEO蔡光渊表示。

的确,疫情反复对出行影响肉眼可见,作为行业龙头,怪兽充电背负自然更多,亏态有合理一面。

只是,自身有无短板呢?

细分业务,怪兽充电主要盈利来源为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移动电源销售及其他。

2019年至2021年,移动设备充电业务贡献19.24亿元、27.12亿元和34.56亿元,占总收入比是95.2%、96.5%和96.4%。2022上半年进一步增至97.4%。

产品结构、商业模式,是否过于单一呢?

并不苛求。聚焦2022第二季,即便移动设备充电收入占比扩大,仍难掩三项业务全线下滑的隐忧:

移动设备充电业务收入6.726亿元,同比减少27.8%;充电宝销售业务收入1330万元,同比减少57.7%;以广告服务和新业务为主的其他业务收入450万元,同比减少50.8%。

另一厢,成本却在增加。营收成本1.62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7.4%。怪兽充电解释称,主要由于存货积压、设备减值及维护成本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其营业成本并不高,近年来毛利率几乎都在80%左右,单从此看妥妥一门暴利生意。可再看看持续高企的销售费,就又换了模样。

2019-2022年上半年,销售费分别为13.62亿元、21.21亿元、29.51亿元与13.25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7.36%、75.50%、82.31%与92.78%。

就是说,今年上半年收入减少情况下,超9成收入依旧被花在销售费上,是否已陷入销售费依赖陷阱?

于是,涨价成了意料中的选择。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共享充电宝服务的平均每笔订单价(不包括免费订单、设备出售订单),从2017年的1.3元,提至2018年2.3元。2020年已达5.3元一单。

03

代理是与非

跑马圈地VS消费忍耐线

LAOCAI

何以如此呢?

早在2019年,共享充电宝业就已形成以小电、街电、来电和怪兽充电为代表的“三电一兽”格局,总体占据8成以上市场份额。

2020年5月,美团充电宝入场,行业迎来一轮洗牌。一年后,街电和搜电宣布合并为竹芒科技,行业格局变成“小竹兽”。

进入2022年,疫情重塑行业,“竹兽”双龙头格局渐稳,主流经营模式也从直营转型为代理,以对冲经营不确定性。

以竹芒科技为例,依托代理模式在下沉市场大举扩张,2021下半年新增40万台设备;美团代理点位整体占比已接近70%。

怪兽科技也不示弱,2020年代理点位占比38.9%,今年二季度为43.2%。电话会上,怪兽充电称今年二季度,品牌开始推动代理商自主开发下级代理,二季度新增的1800个POI中,超70%是由代理商开发的。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怪兽充电提供的移动电源量为600万个,较上一季增加30万个,可用POI从上一季度的86.1万个增至89.5万个。单季新增1160万用户,累计注册用户数达3.105亿。

相比之下,代理模式明显更轻,没有铺货可降低现金流压力,品牌只需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即可。

但该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据《天下网商》报道,企业与代理商间的分成比通常为二八分成甚至一九分成,大部收入被代理商拿走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对品牌、服务乃至市场的把控力减弱。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层层代理下,面向终端用户的品控质量将变得稂莠不齐,尤其是用户感知最强烈的租赁单价,商户权限过大亦产生诸多乱象。另一厢,因高入场费和高分成,平台利润被不断摊薄,业绩压力加大。“受疫情影响,线下客流量下降,也刺激部分代理商进一步提价。”

没错,共享生意是一门较典型的规模生意,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效应才能实现盈利。但这个过程也要防止规模陷阱。为了体量速度,不惜跑马圈地、开出更诱人的激励价格,可这些只是面子,内部精细化运营、特色化赋能、专业化口碑体验才是里子,只有表里如一,才是真正的规模效应。

那么,上述的代理模式可持续么?是否需警惕恶性循环?

看看开文吐槽,消费者也有忍耐极限。毕竟,这个市场粘性复购率并不友好,用户不缺选择。自行购入一个充电宝,也不过几十元。

一句话,扎实消费根基才是关键。

04

回归主业 一场耐力赛

LAOCAI

面对盈利焦虑,怪兽充电也进行了诸多努力,寻找新增长点。

如联手热门IP立体营销,开发设计了带有原创风的充电宝产品,以增强用户消费粘性。

2021年4月,怪兽充电推出浓香型白酒品牌“开欢”,跨界大举动曾引起不小轰动。

然白酒市场虽大,却也高门槛强竞争、极重专业性特色性,怪兽充电从0开始、除了可观流量,又有多少协同优势、多少胜算呢?

一年半时间过去,仅有线上销售渠道的“开欢”白酒,淘宝旗舰店拥有24269的订阅量,上架商品中销量最高的白酒月销仅7个。

收入看,白酒与其他业务仍归类为其他,占比仅0.77%。

不温不火,再次折射了主业精进的急迫性。

聚焦移动设备充电业务,相对竞争激烈的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业务覆盖率不高,以2020年为例,POI渗透率仅3.7%,约为一二线渗透率的1/5,下沉市场潜力之大不容小视。

自去年一季度起,怪兽充电积极布局下沉客户,与区域性便利店万嘉便利、连锁快餐华莱士等展开合作,快速入场。从上述增长可观的用户量看,好饭依然不怕晚。

显然,怪兽充电亦不缺反手赛点。如能把住机会,靠规模效应破壁亏态也未可知。

只是,不迁怒不贰过。快速奔跑中,仍需痛定思痛,打牢根基最根本。

一方面,下沉市场人群虽庞大,对价格和收益也更敏感,产品涨价弹性较低,在规范化、透明性定价方面要更慎重,谨防临泽而渔;

另一面,代理商虽承担部分责任及成本,但抽取佣金比高于直营模式,叠加下沉市场的规模日剧,能否在后疫情时代为怪兽充电带来营收增长、净利扭亏,有待时间检验。

2017年5月,王思聪曾直言共享充电宝不可能成,并在朋友圈立帖为证。彼时,共享经济风头正盛。

如今,行业狂奔五年,机遇与危机并存,仍处矛盾垂帘境地。而疫情等复杂因素,更加剧了行业洗牌,以至产业看衰声音不断。

在铑财看来,大船不惧小风浪,出行经济、共享经济的发展逻辑没变,盈利逻辑是成立的。竞争日烈、角力加剧,是行业成熟度的另一体现,也是怪兽充电再下一城、笑到最后所必须面对的。

存在即合理,一场耐力赛。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关键在于,怪兽充电以什么时间、什么代价撑到“拐点”到来?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铑财

    专业财经新媒体,独立,稀缺,穿透...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