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开放计算哪家强?

云报 2018-07-18 14:12 发文


这是一个独特的市场,因为“大”而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市场,如果没有众多供应商齐心协力,就不会有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个先导性的市场,新的需求不断涌现,新的创意和新的标准在这里诞生和汇聚。

这就是“开放计算”市场!

大规模数据中心的必然需求

在有关数据中心的各种市场统计报告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描述:数据中心的规模在持续扩大,大规模数据中心甚至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不断涌现。那么这个“大规模”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以前,我们认为,拥有5万台服务器的数据中心规模就已经相当大了,但是到2016年,这一门槛已经提升到20万台,而现在,服务器的保有量达到上百万台的数据中心人们已经司空见惯。

以亚马逊为例,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其服务器采购量达到25万台,占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的10%、北美市场的28%。现在,行业默认的一个标准是:服务器数量超过一百万台的数据中心可以称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据预测,到2019年,全球达到这一标准的数据中心将有500个。

数据中心不仅数量在增加,而且数据中心的单体规模也在持续扩张。这一趋势与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张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其中有一些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应用和运维来说可能是隐忧。举例来说,动辄数万台服务器同时上线,如果还采用传统的部署方式,那么新应用将迟迟无法上线;再比如,原来一个管理员可以几台或几十台服务器,现在可能要管理数百台甚至上千台,管理员将不堪重负;另外,成千上万台的服务器,还有与之相匹配的存储、网络、制冷和散热设备等,需要消耗多大的电量?对整个环境将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些独特的需求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型解决方案。开放计算的概念应运而生。开放计算项目(Open Compute Project,OCP)最早是由Facebook发起的,旨在共享更高效的服务器和数据中心设计。现在,不仅仅是OCP,还有ODCC、Open19等开放计算的相关组织正变得越来越活跃,而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设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大型CSP等汇聚于此,希望以共同的标准、创新的思路、适合的整机柜交付解决方案满足持续增长的云数据中心的需求。

硬件也需要开放式创新

云计算发展势不可挡。IDC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云IT基础架构产品的销售额同比增长15.3%,达到417亿美元,此后几年仍将保持11%的高复合增长率,到2020年将超过非云IT基础架构的支出。有需求,就有市场,就会带动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创新。开放计算将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市场。

据保守估计,中国一线的CSP的服务器保有量将很快突破100万台大关。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自然不在话下,在中国还有更多新崛起的云服务商,其未来的需求也不可小觑。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开放计算在中国市场大有“钱”途。

从各类宣传报道中,我们经常可以听说或看到一些“新奇特”的数据中心,比如鸡舍式数据中心、水下数据中心、山洞中的数据中心等,这些百花齐放的设计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如果聚焦到数据中心创新的整体策略上,其实是殊途同归:技术策略都是高度集成、模块化、面向应用的设备定制化等。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机架式、刀片式服务器慢慢淡出了CSP的视野,大规模、快速部署的整机柜服务器成了CSP的新宠。

在大规模或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里,设备端的最小颗粒不再是单台服务器,而是整个机柜,并且是聚合了计算、存储、网络、供电、散热、管理等各种模块的具有完整数据中心功能的机柜。与其说是整机柜服务器,不如说是一个模块化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其一体化的设计、一体化的部署,可以将部署密度提升1-3倍,能源效率超过90%,更显著的优势是可以加倍提升部署速度。传统机架式设备的日部署量约为几百台,而整机柜服务器日部署量为几千台。据浪潮服务器产品部副总经理陈彦灵介绍,浪潮整机柜服务器SR在百度的部署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天1万个节点。

更快的部署速度、高度的集成性、管理的简单化、成本的经济性,让CSP们很快爱上了整机柜服务器。

整机柜服务器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很大程度是因为“开放计算”之功,其中最关键的是“开放”两个字。其实,硬件的创新发展有一面可以对照的镜子,那就是软件。今天,软件定义、云计算被如此快速地接纳,就是因为“开放、开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球不计其数的开源软件社区共同推动了软件定义的落地。硬件的革新其实是可以借鉴软件定义的成功经验。

回顾历史,我们发现很多顶级的CSP实际上都是全球最领先的数据中心运营商,它们在数据中心技术创新方面有很多突出的成就,但这些创新的成果、方法和经验长期以来都被“束之高阁”,成为每个CSP自己的秘密。当然,我们也理解这是商业竞争的需要。Google一直是开源领域的先锋,GFS、Hadoop、Andorid、TensorFlow等都是值得称赞的它对开源所做的贡献,但是在数据中心技术的“开放”方面,Google还略显保守。

开放计算带来的最大变革是建立开源数据中心的硬件生态系统,所有的参与者,包括CSP、解决方案和设备提供商,都将自己在数据中心方面的创新贡献出来,共同推动数据中心的优化,提升效率,节约能耗,降低成本等,更好地满足云数据中心的需要。

开放计算哪家强?

开放计算的落地需要诸多方面的支持因素,比如CSP的部署和应用,还有方案供应商的积极参与和持续贡献等。在OCP、ODCC、Open19三大开放计算组织中,汇集了众多国内外一线的CSP和大型的方案供应商,其中有一家厂商地位独特,因为它是唯一参加了三大开放计算组织的服务器供应商,同时还是全球屈指可数的旗下产品全面覆盖OCP、ODCC、Open19三大开放计算标准的厂商。它就是浪潮。

在开放计算领域,浪潮可谓一马当先,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开放计算的浪潮。

浪潮在开放计算领域采取了“高举高打”的策略,早进入,早布局,在OCP、ODCC、Open19开放计算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举例来说,浪潮是OCP的铂金会员,2017年发布了符合OCP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OR系列,当年11月还推出了OCP社区首款基于Intel Skylake平台的开源计算母板San Jose Compute Sled,并通过了OCP认证。2018年,浪潮还发布了首款基于Skylake平台的4路Olympus服务器NF8380M5,这是Olympus项目的第一款4路服务器。浪潮还是ODCC的核心会员,首家公布了符合天蝎标准2.5 Purley公板实物,也是国内唯一参与天蝎3.0存储和异构计算资源池化技术预研的厂商。此外,浪潮也是Open19的首批会员,最早发布基于Open19标准的服务器。

经过多年积累,浪潮目前拥有丰富的支持开放计算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比如,浪潮推出的符合OCP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OR ,就是一款面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的模块化解决方案,集成了供电、散热、管理以及网络模块,采用Intel Purley平台,最大支持两颗处理器、16DIMMs,并内置M.2存储设备,其节点还支持NVMe SSD、FPGA等扩展卡。而浪潮SR整机柜服务器已持续迭代到4.5,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率超过60%。这些创新产品的推出体现了浪潮对于互联网和云数据中心需求的深刻理解,同时展现出浪潮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相信未来浪潮将给开放计算领域贡献更多的IP。

浪潮在与互联网客户的沟通和磨合过程中还创新性地打造了JDM(Joint Design Manufacture,联合开发)模式。所谓JDM,即更多地面向客户应用,融合产业链,与客户建立面向未来应用的联合定制开发与合作模式。浪潮与客户共同将这种联合研发的产品推广到更多行业,一方面可以满足场景化的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也引领了数据中心的技术发展趋势,实现了从短期的产品成功到长期的商业模式成功。浪潮还把这种与互联网客户一起打造的JDM模式成功地移植到NFV领域,与中国各大运营商在SDN/NFV的规模化商业应用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举一反三,浪潮在开放计算领域积累的经验,也被应用于浪潮其他产品的设计和开发上,同样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陈彦灵介绍说,在全球Top10的客户中,浪潮已经通过“开放计算+JDM”的模式,为其中的五家合作伙伴提供了解决方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浪潮的整体技术能力,再加上开放计算和JDM模式,不仅为客户提供了适合的解决方案,也成了浪潮开拓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开放计算哪家强?你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云报

    关注云计算领域的大事小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