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同心齐力赢未来!OFweek 2022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OFweek储能网 2022-11-18 08:53 发布于广东 发文

2022年11月17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维科网储能承办的“OFweek 2022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暨储能行业年度颁奖典礼”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

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现场(图)

此次高峰论坛是维科网储能举办的首届储能高峰论坛,线上超万名观众+线下500多位嘉宾齐聚一堂,探讨储能行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力求促进储能行业良性快速发展。

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现场(图)

本次论坛诸多大咖莅临现场,会议人气爆棚,座无虚席,会议现场演讲嘉宾带来满满的干货分享,观众积极提问,会议气氛热烈非常!

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现场(图)

武俊伟:储能电池的SOC/SOH预测

会议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武俊伟率先发表了《储能电池的SOC/SOH预测》的精彩演讲。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副教授 武俊伟(图)

武俊伟介绍,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市场增量主要来自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5729.7MW,同比增长75%。在新型储能技术中,最受关注的是电化学储能。

作为电化学储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武俊伟表示,电池管理系统是动力/储能的关键技术。而关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安全,电池健康状态监测及管理尤为重要。

武俊伟介绍,SOC是描述电池中剩余电量的关键电池状态指示器,可确定剩余电量,防止过充过放等现象;SOH广泛使用电池老化期间的最大可用充电/放电容量和电池的内阻作为参数,当最大可用充放电容量达到标称容量的80%时,提示需要更换电池。

电池SOH/RUL预测方法包括三种,分别为物理模型,该模型为等效电路、经验退化、电化学模型,不能描述动态过程,可不需要或只要少量实验数据。

融合模型为物理+数据驱动、数据+数据驱动,模型精度高、通用性高,需要大量实验数据。

数据驱动型为纯数据驱动,采用人工智能、统计模型等手段,精度取决于数据量及内容。

对于未来储能系统的BMS研究需求,武俊伟认为主要有六个方向:有要建立物理意义与ECM模型参数之间的关系;单个电池、电池组、串并联系统;多指标联合估计,要求简化计算;克服噪声干扰,实时估计;减少所需的训练数据集;集成所有电池状态来确定电池安全性,以防止危险故障。

高鹏:大规模新能源应用中的电池储能关键技术探讨

国轩高科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高鹏带来了《大规模新能源应用中的电池储能关键技术探讨》的主题演讲。

国轩高科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 高鹏(图)

高鹏介绍,在“双碳”目标实施背景及相关政策支持下,新能源的规模化开发建设势在必行。但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增长快,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因此极具挑战。

为了加快实现双碳目标,2021年3月15日,习主席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

高鹏表示,储能是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柔性可控和高效性的必备手段。新能源大量并网是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由于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不同时间尺度供需平衡调控难度大幅增加,对电网调节能力和电力电量平衡、大范围资源配置等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新能源配储,可减少弃风弃光提高效益,并改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及间歇性,必然是确定性赛道。

高鹏指出,针对储能,高鹏介绍了储能支持清洁能源消纳的关键技术,分别为支持新能源发电外特性重构、电池储能系统参与电网的调节控制、储能系统主动安全及储能电池高安全长寿命。

关于电池储能系统主动安全,高鹏介绍到,由于电池本体、外部激源、运行环境、非专业集成等原因,近10年间,公开报道全球共发生50多储能事故。因此,专业集成技术、BMS主动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策略和全方位消防措施等是实现电池储能系统主动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不过,消防是补救,要提升电池系统的主动安全策略,需尽量规避或减少电池热失控的发生。

国轩可提供从电芯到解决方案一站式储能技术服务,目前储能主要产品线包括集中式储能产品、户外柜储能产品及户用储能产品等。其中,国轩液冷储能集装箱系统已实现全球GWh级订单。

最后,高鹏对未来新型储能关键技术发展作出展望:储能系统柔性构网技术、主动安全技术和高安全长寿命高可靠的储能电池研发是当前关键技术方向;本征安全的固态/半固态储能电池的开发是未来新型储能的应用方向之一,但也要“物美价优”,可实现市场化和规模化。

刘明超:光储并济 数字互联 助力能源转型 共创零碳世界

阳光电源光储解决方案总监刘明超带来了《光储并济 数字互联 助力能源转型 共创零碳世界》的主题演讲。

阳光电源光储解决方案总监 刘明超(图)

刘明超介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手段。光储并济、数字互联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举措。

储能让光伏发电稳定可控,助力光伏高比例接入,实现发电清洁化。数字化技术实现设备感知和能量互联协同,驱动清洁能源分布式发展。最终终端用能依托于光伏、储能与数字化技术,有序推进电气化转型。

刘明超表示,阳光电源深度融合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储电技术,在产品创新、并网技术、安全保护、能量管理等方面实现突破。其中,产品层面进行三大创新,并研制出相应产品:(1)光储技术路线融合,先后引领1500V,助力度电成本持续降低;(2)从MPPT到MEPT,降低木桶效应,提升发电量;(3)光储交、直流耦合方案,为客户提供多样化选择。

阳光电源目前主要有两款液冷储能产品:PowerTitan和PowerStack,同时具备并网技术:光储融合推动新能源发电由支撑电网向构网方向发展、光储协同控制满足电网一次调频要求、光储安全设计理念融合,保障电站全链安全稳定。

在能量管理方面,刘明超介绍,阳光电源数字互联,可实现站级区域级能量管理与协同;大型能源基地状态综合感知与智能调度,实现多能协同优化;工商业光储AI协同,提升电站收益。

目前,阳光电源已在风光储电氢五大赛道进行布局,2021年光伏逆变设备出货量全球第一,储能系统和变流器全球出货量连续六年中国企业第一。

吴候福:大型储能电站的电池及储能系统的安全要求

鹏辉能源储能技术专家(副总级)吴候福带来了《大型储能电站的电池及储能系统的安全要求》的主题演讲。

鹏辉能源储能技术专家(副总级) 吴候福(图)

吴候福介绍,2022年6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 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时,应进行一致性筛选并结合溯源数据进行安全评估。

截至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全球统计67起储能起火事故中,三元电池占比82%,相比三元,磷酸铁锂泄气的LFL、燃烧速率、爆炸压力更有优势。

钠硫电池运行温度需保持在300℃以上,以使电极处于熔融状态。在利用效率高、响应快、能量密度高优势之外,其劣势也颇为突出,包括安全性差、温度要求高。另外,钠硫电池的电极使用液态Na,有遇水爆炸的危险,因此灭火时比其他储能火灾更为困难。

综合来看,安全将成为储能电池选型首要因素,磷酸铁锂电池可双向扩展为更安全电池。但磷酸铁锂电池同样存在“挑战者”。

吴候福表示,钠离子电池与LFP原理一致,生成工序相同,材料相近,安全性更好、倍率性能更佳、低温性能优异。

固态电池使用固体电解质替代电解液和隔膜,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极大提升了电池安全性能,有利于突破现有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瓶颈,将成为储能电池安全的解决方案。

针对储能系统的集成和安装安全,吴候福指出,可从布局和结构两方面入手。首先布局不设置在爆炸环境和人员密集环境,有人建筑物内;其次结构上要提出气体探测和防爆要求。

最后,吴候福鹏介绍了鹏辉能源的战略布局,即以储能为战略发展方向,兼重动力电池行业消费电池的一主两辅三大应用业务组合。公司产品和服务包括电芯、PACK、系统等,涵盖家储、大储、通讯等领域。

截至目前,鹏辉能源累计储能装机约8GWh,家用储能装机300,000套,覆盖全球20+国家/地区,并实现安全运行0事故。

刘思:储能电池产品系统安全讨论

瑞浦兰钧储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刘思带来了《储能电池产品系统安全讨论》的主题演讲。

瑞浦兰钧储能系统事业部总经理 刘思(图)

刘思介绍,储能行业目前政策和市场需求强劲,《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而电化学储能条件优越,锂离子电池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吸引企业争相布局。据统计,近一年内有1000多家新成立企业从事储能系统集成业务。但全球储能安全事故原因官方分析报告显示,60%~80%以上事故是由非专业的系统集成所致。

电池储能项目是一个多家单位协作分工,多种学科交叉耦合的复杂工程。包括电池供应商、设备供应商、电力设计院和施工单位,最后才是业主方。

关于电池储能站火灾的诱因,刘思表示,主要有热诱因、热失效、热蔓延三大因素。

热诱因包括来自电芯内部的因素、来自模组和pack结构的因素,以及电池滥用。热失效主要是直流系统电气安全失效,造成原因包括电气拓扑不合理,缺乏逐级断路保护机制;电缆线束的布局不合理,保护不到位,母线损伤造成电池簇大规模短路火灾;电气件选型不当,载流能力不足等因素。

热蔓延主要是热失控抑制措施不足,模组和pack缺乏逐层逐级的热蔓延抑制措施,以及集装箱总成缺乏防火隔断分区。此外,失当的消防方式和策略也是热蔓延的重要因素。对此,刘思指出,电池储能消防的建议需要做到全方位的监、控、消。

最后,刘思表示,人类驯服了“电老虎”,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储能电站作为蕴含巨大的能量载体,涉及上下游多单位多学科,使其安全、高效、经济地为电力系统提供功能与服务,需要全体储能同仁同心同力,携手前行。

冷小威:移动储能发展趋势与先进技术研究

移族创新科技总经理冷小威带来了《移动储能发展趋势与先进技术研究》的主题演讲。

移族创新科技总经理 冷小威(图)

移动储能别名户外电源、便携电源,可为各种数码设备、家用电器、车载电器等设备提供电力续航,用于户外旅行、办公作业、家庭应急,以及太阳能发电等领域。2021年全球市场规模111亿人民币,2022年预计208亿,到2025年,规模预计超600亿,年复合增速50%+,2030年前进入千亿赛道。

冷小威介绍,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便携式储能市场格局为美国47%,日本30% ,欧洲5.5%,加拿大5%,中国5%。

移动储能目前面临安全和体验两大痛点问题,包括电池管理的安全性,以及产品放电太快、又大又重等。因此,市场上涌现出针对电芯、PACK&BMS、逆变、充电和热管理等不同环节的新型技术。

冷小威表示,未来10年内移动储能的用户需求(容量大,功率大,体积小,重量轻,低噪音,高安全,高耐候,高防护)将不断提升,技术发展也将以此为方向。

立足用户需求,移族推出了新品墨子系列户外电源,采用半固态电池+氮化镓高频双向PCS+第一性原理导向的一体化结构设计,体积减小50%-60%,重量减轻40%-50%。外部采用一体成型合金外壳,跌落碰撞能力提升60%,适应户外移动应用;达到IP52防护等级,减少沙尘水汽侵蚀,适应高温、高盐、多尘的户外环境;内置预热电池技术,支持-30℃充放电,更好地适应北方、高寒气候;还支持最大5台并机,扩容11KWh,11KW。

刘石磊:储能市场增长,坚守安全底线

亿纬储能解决方案中心经理刘石磊带来了《储能市场增长,坚守安全底线》的主题演讲。

亿纬储能解决方案中心经理 刘石磊(图)

刘石磊表示,截止2021年底,全球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25.4GW ,同比增长67.7%;2021年新增10.2GW,同比增长117% 。

市场规模方面,美国2021年新型储能新增项目规模首次突破3GW,是 2020年同期的2.5倍;欧洲2021年新型储能新增项目规模达2.2GW,户用储能表现强劲;中国2021年新增2.4GW,同比增长54%,2022年以来储能备案项目(除抽蓄,不完全统计) 已达26.3GW/56.5GWh。且配储政策驱动力强,保守预计,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2022-202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为53.3%,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

刘石磊指出,受制于原材料的大幅涨价,叠加电池企业成本传导滞后,行业自2021下半年起,毛利率就呈现下降趋势。到2022Q1,碳酸锂价格的暴涨更加加剧了电池企业的压力,电池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5%。因此储能项目也频频出现低价中标现象。

针对储能,刘石磊表示,安全是个系统工程 各个层级互相交叉,每个层级都不容忽视,不能减配、牺牲安全性能降低成本。亿纬立足磷酸铁锂和三元两大技术路线,在电芯、PACK、电池、电池系统、热管理、控制策略和消防等各层级坚守产品安全。

古锐锋:光伏制氢的储能方案

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储能行业研究员古锐锋带来了《光伏制氢的储能方案》的主题演讲。

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储能行业研究员 古锐锋(图)

古锐锋介绍,目前,国内外开展了多重储能技术的研究和探索。相比于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等技术,基于化学储能中的电解水制氢的氢储能技术,把电转化为氢进行能量储存,具有占地空间小(MV级制氢设备占地<100m2)、储存能量高(可达上百GWh)等特点。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基于电解水制氢的氢储能技术可以与集中式光伏电站配合使用,减弱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以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也可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结合,以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消纳问题。

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基于电解水制氢的氢储能技术可以与集中式光伏电站配合使用,减弱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对电网的冲击,以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也可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结合,以解决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的消纳问题。

在全球范围内,日本、欧洲的电解水制氢技术储备充足,装备制造能力强,成功将电解水制氢技术应用于储能发电领域,已建成或规划多个配合新能源接入的氢储能示范项目。

与日本、法国、荷兰、英国相比,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我国的商业化推广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上市公司有隆基绿能、阳光电源、亿利洁能、金开新能、晶科能源等公司布局了光伏制氢技术。

颁奖环节

随着古锐锋先生的演讲结束,本次论坛迎来了最终环节——储能行业年度颁奖典礼,现场数百位储能行业的精英人士以及权威媒体一同见证了储能企业的荣耀时刻!

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2年度储能行业卓越示范项目奖”的企业分别是阳光新能源、中储国能、盛能杰。

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2年度储能行业卓越技术创新奖”的企业分别是孚能科技、天奈科技、中比能源、法恩莱特、EcoFlow正浩。

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2年度储能行业卓越电池供应商”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储能、瑞浦兰钧、鹏辉能源、雄韬电源。

荣获“维科杯·OFweek 2022年度储能行业卓越BMS供应商”的企业分别是高特电子、高泰昊能、弘正储能、超力源科技。

热烈祝贺以上企业!

至此,本次论坛圆满结束,期待下次论坛再会!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