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今天起,官方介入,大数据杀熟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

物联网智库 2020-10-01 13:57 发文

作者:Ada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10月1日起,文化与旅游部发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开始正式施行——被大数据砍刀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久违的长假正式拉开序幕,首先祝智库的读者们双节愉快!

大家或奔走在归乡的路上,或已经举家围坐在餐桌前共庆双节,也正是今天,文化与旅游部发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开始施行——被大数据砍刀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规定第十五条  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

用户困在数据里

上世纪90年代,《纽约客》曾有一句俚语闻名全球: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看似荒诞却简明扼要地道出了当时的互联网环境——虚拟、匿名。这场隐秘的网络狂欢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随着网络实名制的推进,每一个网名背后都刻上了一串手机号、贴上了一张身份证。

互联网经过50年的迭代升级,发展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其开放程度。对开发者来说,开放意味着技术融合、场景升级;对用户来说,开放意味着数据公开、隐私共享。

如今,人们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几乎贯穿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每天穿梭于各个网站平台或移动端APP都将产生大量数据信息,直接上传至商家的系统中加以分析,用来进行用户画像。手机号是平台注册的基础,性别、年龄、血型、住址等信息则被商家打着精准服务的旗号、以积分奖励等手段鼓动用户主动填写,加之人脸识别盛行,每个用户的真实画像与隐私信息被结结实实地钉在了平台数据库里,无论账户活跃与否,个人信息并不会消失。

根据性别、年龄、消费偏好、浏览记录、行为规律,用户被分类装进不同的“盒子”后,按消费层级分别投放进不同系统中,迎接不同的价格,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据央视新闻指出,“大数据杀熟”的计算方法主要操作如下:

首先,平台通过对用户基础数据、行为数据等进行分析之后,能够为每一位用户勾勒出一个大致完整的数字画像,从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让机器更好地认识每一个消费者。

第二步即是行为数据分析。通过对所有用户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更深层次的用户信息,例如价格敏感度。

紧接着,更深层次的算法还会额外关注商品从被加入购物车到最终购买的时间的延长程度,包括用户以往是否单击、收藏或使用过相关优惠券等信息。

最近,《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爆火,文章揭示了外卖骑手受大数据、算法支配所面临的配送困境,一时间舆论倒戈,有人认为:骑手的时间、收入及生命安全都被平台的算法锁定了,将外卖平台及其背后的大数据、算法都一同推到了风口浪尖,面对系统冷漠、算法苛刻等指责,平台却在一片口诛笔伐之中将皮球踢给了用户,称科技之外还有人情。

如今,整个事件的热度渐退,无疾而终,骑手仍然在车水马龙之中“与生命赛跑”,却为用户敲醒警钟——同一个平台上,只有骑手被困住了吗?

靠外卖续命的单身汉小张吃一份大盘鸡套餐要32块钱,而因妻子出差没有便当才点外卖的老李却只花了29块就吃到了同款套餐;果粉Amy每次从公司打车去总部开会都是56元,一次偶然同行才发现,同样的路程在同事的华为Mate 30上只显示54元;临近十一长假,小林和朋友定下出行计划后在各大网站间穿梭,企图匹配出最优“机+酒”套餐,却发现价格一涨再涨……

以上场景肯定或多或少的在每个人的生活中出现过,用户从最初惊觉被算计后的诧异、愤怒,短时间就平复心情,转为无可奈何。同样的无奈也出现在疫情期间,没有智能机的老人徒步几百公里却买不上一张车票、拿不到一个健康绿码,大家除了指责制度死板之外无能为力。

诚然,互联网高度普及的今天,人们绕不开、走不出这张网。

智能化时代,数据的应用价值极高但自身价值极低。商业模式及服务体系随科技发展逐步升级的同时,人们消费能力及观念的转变也拉动了定制化需求,这不仅成为了用户自愿提交隐私信息的入口,同时也是商家牟利的噱头。逐利本是从商亘古不变的主题,但如今利益边界不断扩大,数据应用逐渐本末倒置,用户交出信息后换来的不是“服务画像”却是“消费画像”。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的相关新闻屡见不鲜,无非是用户发帖曝光、平台以优惠活动等理由搪塞回应,对滥用数据之事闭口不提,也有网友提出了重装软件、多账号登陆等解决方法,终究是治标不治本,就像是旅途选错了目的地,我们害怕到达便在路上反复折返,却始终困在这条路上……

数据困在资本里

以前,用户发现杀熟事件后投诉无门,在网上发文控诉也不见得能博来多少流量,所以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被迫接受,无意间助长不良之风,长期以往,“数据杀熟”将发展成民不举官不究的业界潜规则。如今,至少旅游行业有了明文规定,消费者有了保障权益的武器,商家也应该学会收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其他行业也将陆续出台相关法规。

政策震慑的确有助于行业纠偏,却存在实施难度——用户该如何发现系统杀熟行为?每次订餐、打车、购物之前都用不同账号在不同平台间比价、阶段性反向操作避免成数据“熟客”……在消费者与商家的斗智斗勇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反而拖累了用户的消费体验,这显然不是行业智能化建设的初衷。

技术发展没有错、产业赋能没有错、商家盈利没有错、用户自我保护更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呢?我的答案是边界。

如今,80后、90后已经逐渐成为社会消费主力,整体消费观念都在升级,大家对于一些打着定制化、个性化旗号收费的“附加”服务谈不上反感、甚至可以理解,反而愿意为提升体验付费。例如,很多视频平台推出了“开通会员免广告”、“付费观影”等产品,买单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超前点映”一事却引起轩然大波。商家一再扩大利益边界、逼近用户,用数据填充资本,反而带了不好的消费体验,自然适得其反。

目前,在网络世界中“裸奔”的窘境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善,平台手握数据已是必然,其实用户已然接受,感受至上的时代,如何制衡收益与服务至关重要,数据应该服务于人而不是服务于资本。

数据是智能化发展的基础支撑,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机器学习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创新发展,其应用深度、广度只增不减,互联网更是无时无刻地包围着我们。事有两面,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时,也必须接受风险已经是当代人的共识,但是我们绝不接受人为的恶意。事与愿违,单看今年的“3.15晚会”就足够心寒了:

趣头条广告暗藏虚假、甚至赌博内容;

手机软件SDK插件偷窥用户隐私;

嗨学网交费容易退费难……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说:“当商业利益和向善发生冲突时,企业解决问题时的思考和行动如果还能是正面的,才能被定义为科技向善。”

如今,向善太难,退而求“不作恶”是很多企业的底线。以滴滴顺风车为例,在接连发生两起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后,滴滴顺风车因为对司机的审核不严、安全保障措施缺失被迫下线,重新上线后不但引入失信人筛查,还去掉了附近接单功能,司机仅能在常用地点接单,并下线涉及用户隐私相关的一切敏感信息,设立司乘双向确认机制的“防挑单模式”。虽然仍称不上“向善”,但其“不作恶”的用意却已明显。

结语

技术发展不会因用户感受而停滞不前,但如今,用户显然已经被数据反噬,很多人唾弃网络的透明化却无处可逃。我始终相信科技的力量,它应该是帮助人类突破困境的利刃,而不是资本包装过的枷锁,同样的,数据应该引领人类走向智能世界的风向标,而不是助纣资本围困用户的砖瓦。正确对待数据,科技向善才应该是企业追求的发展方向。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物联网智库

    物联网智库是发布物联网干货的智囊...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