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王爱民:数字化工业软件建设背后的核心原则

智能制造随笔 2024-09-09 18:05 发文

各个企业建设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肯定不是,只是为了建设这些系统而已,其最根本目的肯定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在说数字化工业软件本身的一些技术方面的内容。但这个其实是我们最容易忘记或者背离的。这其中的核心在于:以终为始。

这个思路或原则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做起来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偏离。

我们如果盖一个房子,肯定会规划清楚这个房子各个部分用什么材料,用什么工艺方法。但我们在数字化工业软件建设当中,其实很多都是只提一些最终的笼统目标,而没有把这个目标分解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其实是需要一系列的过程环节的,而对于这些过程环节应该做什么样的要求,这个方面一般来说是做的很少的,而这显然是不对的。

从管理角度来说,其实我们的数字化工业软件的建设,其目标或者说与业务的结合性,也应该考虑当前的管理现状或者基础,尤其是要考虑到通过这个数字化工业软件的实施建设,在管理方面达到什么程度的提升,而显然来说这个提升应该有序有度,否则步子太大会那啥的。以终为始,这个终并不代表好高骛远。如果小企业照搬网上的一些方案或者说资料的提法,非常有可能会企业不大毛病不小,或者说患上大企业的毛病。

从业务目标角度来说,数字化工业软件的建设,很大程度上来说还是要为人的决策来提供支撑的,尤其是类似aps这样的系统性或者工具性的软件系统,人与这个系统如何协同?做好界面分工是最主要的,并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对aps系统提出很明确的业务目标要求。这样也有利于发挥彼此的优势,实现一种优势互补。但也有很多企业其实想的比较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希望 aps的排产结果,能够完全的去替代计划调度人员。这是长期的目标,但不是有利于落地的做事方式。尤其是对于这种 aps系统很大程度上来说要么是0分要么是100分这种困局,其实我们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记得有一次跟一个浙江的企业老板谈话,浙江的企业老板说,你基于排产结果给我生成生产平衡表,决策我来做,强调自己20多年的企业管理经验不是白干的,这种做法还是非常务实的。跟abs有关的这种类型的方法论性质的措施其实非常务实的,其实做法还是挺多的,不仅有利于降低或控制aps的复杂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也有利于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或者说能动性,这应该就是一种人机协同的一个和谐局面。

总体而言,基本上所有的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都是比较刚的,或者说缺乏温度。这个从不同角度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就跟我们人在使用一个机器或者说工具的时候,那当然也希望这个机器或者工具具有一定的柔性,只要这种柔性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其实都可以考虑一定程度的落实。通俗一点说,数字化工业软件应该就像这一个披着羊皮的狼,有自己的原则,但不管是在操作还是说在人机协同乃至心理协同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柔性。比如我们在数字化工业软件系统当中增加一系列的纠错机制,避免无谓的误操作等,比如增加一些粘性的或者说根据历史操作的一些辅助或小智能的机制,让用户感觉到这个系统在和自己的交互中也在逐步成熟与适应,那就更加离不开这个系统了。(这一段写得有点偏离主题了哈,但也是事关系统建设的)

其实总体上来说,企业的业务目标是非常清楚的,也就那么几项。但关键的是任何部分的建设都要能够回答出如何对于这些业务目标提供了支持,这才是最主要的。这样的话也就不会瞎建设了一些没用的系统或者模块了,就跟当前一些类似皇帝的新衣一样的东西,大家都知道,甲方乙方心里都清楚,但是都不说破(当然了,有钱的话就另说)。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智能制造随笔

    智能制造所思、所想与所行。...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