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捷豹路虎撑不住了?抱团取暖变得刻不容缓

汽车大事记 2019-11-15 08:33 发文

戳上面的蓝字关注我们哦!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捷豹路虎母公司印度塔塔集团有意为捷豹路虎品牌寻找合作伙伴,目前已与吉利和宝马进行接洽。


捷豹路虎太难了,2018-2019财年末净亏损36亿英镑(约324.6亿元人民币),后续的电动化转型仍要投入巨额资金,塔塔集团寻找“接盘侠”,就是为了分摊这些成本。


特殊时期,难的又岂止捷豹路虎?


汽车电动化浪潮下,单刀匹马力不从心的PSA和FCA为了协同转型而合并,本就难以靠规模效应盈利的小众品牌,转型更是难上加难。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现在,是时候思考这些小众品牌的出路了。

 





从“利润奶牛”到“拖油瓶”



 

活了大半个世纪的捷豹路虎,最近二十多年过得极为不易。


这家英国汽车制造商(当时名叫罗孚汽车公司)1994年被宝马以8亿英镑收购,到1998年底,给宝马带来超过30亿美元的亏损,成为宝马的最大累赘。


2000年,当机立断的宝马将捷豹路虎以27亿美元卖给福特及时止损,2008年,印度塔塔又以23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捷豹路虎,短短14年,三易其主。


但是,捷豹路虎不像沃尔沃那么幸运,它没能遇到自己的“伯乐”。


 

2019财年第三季度(2018年10月~12月),捷豹路虎巨亏33.95亿英镑(约305.6亿人民币),创下“印度企业史上最严重的亏损”纪录,将塔塔汽车拖进了三年来的首季亏损。“利润奶牛”变成了“拖油瓶”。


问题出在哪?


捷豹路虎将亏损原因归咎于“中国严峻的市场环境”,但这不是全部原因,核心技术不强、品控不严、供应链体系搭建不力都是重要因素。


面对捷豹路虎近几年销量持续放缓和亏损扩大的双重打击,塔塔汽车早已有意寻找“接盘侠”。


今年7月,塔塔集团董事长陈哲曾表示正在为捷豹路虎寻找更多的合作选择,包括与多家汽车企业会面,以及寻求在中国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


塔塔汽车董事长塔拉詹·钱德拉塞卡兰(Natarajan Chandrasekaran)今年第三季度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称,公司对与其他车企合作持开放态度,只要符合公司利益,就可以合作。他还补充道,对于捷豹路虎而言,寻求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合作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这是对未来技术投资的“唯一途径”。


就电动化技术来看,捷豹路虎目前已落后于其他主流传统车企。此前捷豹路虎承诺,将从2020年开始为每一款新车型提供电气化车型,与合作伙伴联手可加快电气化产品的导入,并且共同承担研发成本。


再一次卖身似乎无可避免。


但钱德拉塞卡兰也表示,虽然塔塔集团愿意为捷豹路虎寻找合作伙伴,但并不打算出售该部门。


目前,吉利表态称“尚未与塔塔或捷豹路虎进行谈判”,宝马和塔塔均拒绝置评。不管塔塔最终选择与哪个汽车制造商合作,从长远发展来看,都要比自己单独操盘强。

 





小众品牌需要学会“抱大腿”



 

捷豹路虎的艰难处境,折射出小众品牌面对汽车行业百年变革的力不从心。


在环保和能源的双重压力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禁售燃油车”时间表,我国也已经在着手研究燃油车退出时间,传统的燃油车正在走下坡路,新能源汽车将最终替代燃油车一统天下。


电动车不仅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也是所有汽车品牌必须面对的问题,目前,几乎所有跨国车企都已做出布局。


 

全新的电气时代,小众品牌还有存在的价值吗?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答案是肯定的。


但电动化转型需要高昂的成本,无论是重新设计平台还是改造现有平台,资金投入都是一个天文数字,而且电动车短期内仍无法实现盈利,销量小、难以实现规模利润的小众品牌,在电动化转型时期很难单打独斗独自存活。


它们的出路在哪?


依附主流大型企业,与大众化品牌共享平台和技术,是当下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自从大众将“模块化平台”概念引入汽车生产之后,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引入模块化标准来设计和生产产品。


平台不等于生产线,不代表底盘相同,同一生产线可能生产出不同平台的产品,而同一平台生产的车型也不一定同质化,不同级别、档次的车型共享一个平台逐渐成为趋势。比如大众MQB平台生的“孩子”就包括奥迪A3和途观L、高尔夫7、斯柯达速派等,小到紧凑型车,大到7座SUV车型,悉数在内。


 

重要的是,众多车型使用同一平台,能够为车企节省大笔开发和生产成本。


宝马和戴姆勒合作开发共享电动车平台,大众向福特共享MEB平台,正是出于分摊转型成本、减轻负担做出的决定。


小众品牌要想在全新时代存活,就需要学会“抱大腿”。

 





大事记观察



未来格局充满变数

 

电动化高昂的转型成本,不仅难倒了捷豹路虎这些小众品牌,就连一些大众化主流品牌、大型企业都难以承受。


PSA和FCA合并,表面上看因为诞生了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而喜大普奔,背后实属无奈。


在电动化浪潮下,即使贵为世界第一大汽车集团的丰田汽车(目前以约2050亿美元市值排名全球第一),也不得不四处寻求合作(如比亚迪、广汽、一汽),来分摊转型成本。其余诸如大众与福特、吉利与戴姆勒的合作,都是电动车时代颠覆燃油车时代的产物。


小企业之间兼并重组,或寻求金主“抱大腿”,都将成为常见现象,从而推动世界汽车格局发生变化。未来,充满无数可能。



往期回顾



聚焦丨外资品牌的“中国特供车”,为什么都这么不经撞?

观察丨成本一直涨,售价不断跌,车企靠什么生存?

众泰『破产危机』拖累三大上市公司 『爆雷潮』冲击汽车产业链

许家印首次详解恒大造车路  “换道超车”想不成功都难

雷军入局 小鹏汽车获得C轮4亿美元融资


-END-




汽车大事记已入驻以下平台


易车网|汽车之家|今日头条|企鹅号|搜狐号

凤凰网|ZAKER|一点资讯|车友头条|大鱼号

百家号|有车号|汽车头条 |趣头条 |网易|爱卡号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已认证
    汽车大事记

    2023年度最佳视频创作者...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