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优质企业、打造应用场景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旨在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组建产业创新联盟。组织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相关旗舰项目、重大专项,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项目给予配套奖励。同时,创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对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给予最高5000万元、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培育优质企业方面,广东将构建以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骨干的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对该领域获评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在落实省级支持政策的基础上,鼓励地市给予奖励,省财政按地市奖励资金1∶1予以激励,奖励总额度最高分别为300万元、200万元。
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应用,《措施》明确建立省级跨部门协调机制,实施 “人工智能 +” 行动,在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拓展应用;组织开展 “机器人 +” 行动,围绕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挖掘开放应用场景。
此外,《措施》还从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支持重点项目建设、丰富数据要素供给、完善开源创新生态、引育高水平领军人才、加强产业投融资、推进标准体系建设、打造高端交流平台、建立包容审慎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任务和支持政策。
对研发工业领域大模型和应用解决案例给予支持,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10个标杆案例,每个给予最高800万元奖励,推动制造业企业智能化转型;每年择优支持不超过5个符合条件的开源社区和开源生态中心,按不超过其上一年度审定运营费用的30%,给予最高800万元资助。
对于企业、科研院所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50万元、30万元、15万元的资助;对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weiyuan会,全国、广东省专业标准化技术weiyuan会秘书处的,分别给予每项最高100万元、30万元、10万元的资助。
该政策措施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