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预见2021 | 数据的智慧,如何从大概念落地到小环境

紫金山科技 2020-11-18 18:06 发文

        本期话题:数据的智慧,如何从大概念落地到小环境


 

“数据是座金矿”,这句话近几年耳熟能详。

 

但如果不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黑天鹅激发了疫情防控、大数据排查、社区管理、形成追踪、非接触商业等应用的迅速普及,各行各业对数据价值的认识可能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深。

 

明略科技集团副总裁黄代恒在“预见2021”专栏的面访中,对该种转变也感受颇深。

 

颇有“IT极客”气质的黄代恒语速极快,他开门见山地介绍了数据价值的变化对明略科技战略路线的影响。

 

事实上,从2006年的互联网广告监测业务,明略科技就开始深度钻研海量数据采集、存储、计算等相关技术,到2014年时拓展了大量的新业务,例如给公共安全领域提供数据分析,给金融行业提供风控系统,给零售业提供新一代的智能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及销量预测系统,给政府提供数据智能平台,为其分析决策提供智慧化服务和支持等。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认知智能技术,明略科技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术方案,得以让那些管理复杂度高的大中型企业更快地实施数字化转型。目前,政府、公共安全、工业、交通、数字城市、金融、教育、营销、广告、汽车、零售、服务业等垂直行业的2000多家客户,都采用了明略科技的的企业中台。

 

面向2021年的数据应用,黄代恒认为,不仅数据和AI的关联会加强,而且AI更大程度上也会嵌入到数据汇聚、加工、业务系统重构等环节里,这意味着,各种业务或者服务将前所未有地智能、透明、精准。


复盘2020:大数据的惊喜和遗憾

 

紫金山科技:即将结束的2020年如此特殊,在很多传统行业受到重创的同时,云、大数据、AI等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您如何评价特殊的这一年中,大数据分析在抗疫以及各行各业中的表现,甚至是否有些环节可以说是遗憾的?

 

黄代恒:对政府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来说,尤其是城市的智能化,非常突出地显现出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突如其来的疫情确实暴露了企业运营、城市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而另一方面,数据成为响应突发变化的重要手段,且国家力推新基建,也极大地推进了数据的应用。

 

先说疫情暴露了哪些问题。在各级部门防疫过程中,其实最需要加强的是很多情况的第一时间感知,例如排查敏感民众,进入社区、进入商场、进入写字楼通常要扫码获取健康码,而各部门下达指令,以前是逐级上报,现在是紧急情况先上报再确认,需要整个指令链响应的速度很快,整个过程都要求数据的打通,不管是感知的数据还是指令、判断的数据都要打通。

 

但政府响应得很快,不仅各地向民众推出健康码查询,很多政府也在讨论推出城市码,例如楼宇也将有码,企业有码,各部门机构也要有码,甚至灯杆、井盖这些设施也要有码,这些都在加速推进。

 

例如一个楼宇的码,不止包括其地址、物流、水电、消防、维护等信息,更包括该楼宇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的相关信息,让楼宇的管理、维护、运营、外联都更透明和先进。

 

新基建是个特别好的数字城市契机,城市里各类人才如何调配,医疗和教育等各类资源如何协调和投入,交通运输如何更高效率、指挥管理更透明等等,都是大数据应用的重点环节。

 

紫金山科技:哪些已经落地的案例非常能说明城市智能化的必要和好处?

 

黄代恒:比如明略帮助某副省级市下辖区建设智慧城市项目。6个月时间,通过打造数据智能平台,对接25个委办局,112类数据,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访问数十万条/日,基于涵盖城市治理和服务等多元领域的30多亿数据,梳理出了13大主题库,并构建城市运营指标体系,利用大数据来实现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的总结判断,比如它重点扶植的几个产业包括人工智能、新能源、生化医药等。

 

有很多角度、很多切片的数据都有助于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判断。例如一家公司自称发展良好,但是缴纳的社保数据、员工的社保数据人数没有增加,或者平均每个人缴纳的社保金额在变小,这跟企业上报的情况是不符合的。再比如一些钢铁企业限产,它自称已经限产了,产量减小,但是数据发现它污水的排放或者电力的使用还在不断增加,很有可能涉及了一些瞒报。

 

另一方面是加强数据判断的及时性,例如聚集了很多高科技企业的某科技园区,当地政府如何判断其发展的好不好,传统上是靠统计局或者一些计数部门,一个月更新一次发展数据,而且统计口径也有很多。但可以引入更多源头的数据来辅助判断,比如看这个园区的打车情况和订餐情况,通常中午外卖订餐量很多,且晚上9点钟之后打车人数很多,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与打车、餐饮企业合作,如果数据反映园区企业在岗情况、加班情况很多,是向好发展的一种表象。

 

这类基于城市运行管理与服务过程中的领域知识,挖掘人口流动性规律和与经济发展关系,刻画社区和人口特性的数据应用现在很多,并且效果也是明显的。


洞察2021:数据+AI如何让城市和行业受惠?

 

紫金山科技:基于明略科技服务各行业客户中得到的信息,您认为哪类数据的应用会在2021年政府和企业需求中更明显、更快落地?

 

黄代恒: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方面呈现多模态、多维度、多连接的趋势,会有强劲的需求和更多落地。

 

比如用技术识别一个人,除了人脸信息,还有声音、行为甚至地点等各种感知信息,就像自然世界里一个人识别另一个人,是多维度、多模态的。现在很多企业内部会议或者与客户沟通,已经开始频繁使用企业微信等线上软件,过程中对一些项目有很多描述,如果自然语言识别、分析、处理技术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不用通过传统的表单来获取信息,自动识别日期、项目热词、对话方、讨论重点等,自动形成结构化数据,经过确认和修改就可以保存供分析挖掘或实时分享。

 

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提取加工的技术每年都有突破,相信2021年有一个更精准的效果。明略科技有智能语音工牌服务,可以在客户与销售/店员交流的过程中,通过采集语音数据,系统对销售人员的话术结构进行分析,对销售能力进行评估。

 

很多政府和企业已经在用全面的数据优化内外部的运营,这是个特别好的方向,但也需要一个很长的历程。

 

紫金山科技:明略科技之前提到过,数字城市建设需要“数据”和“知识”的双轮驱动,疫情之下城市运营管理、民众健康、社区管理都对数据提出了急切要求,那么现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处于一个什么阶段?2021年将有何明显变化?

 

黄代恒:从整体上看,城市管理中各个部门的信息化,已经开始从各自独立一套数据,演变为基于网络和云的集约、打通,进而开始实施数据的集约化,可以明确的是,对城市管理来说,数据的聚合正在加快实施步伐。

 

数据和AI,先天联系就比较紧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都需要数据,一个城市的运行管理,从数据化到智能化,这在2021年是必然的趋势,不过政府也需要时间来适应和执行这样的变化。

 

今年的疫情,或者未来某年的水灾、火灾、地震或者网络瘫痪等,都要求政府和社会做出更快速、更敏捷的响应,会放大对数据感知能力,指令能力提速的需求。

 

通过城市数据中台的建设,原来与实施3到4个月的项目现在甚至可以在4到6周之内上线,这对数字城市的响应能力提高有很大的推进。各地建了智慧城市在数据打通、应用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对明略来说也是一个特别好的机遇,不过责任也很大。

 

现在在中国,“新基建”政策的带动下,基于权利构成、社会构成集中的模式,智慧城市建设更会有统一政策和资源互享,是一个很好的趋势。

 

明略现在走的路线是,提供端到端的数智化转型解决方案和数据平台建设服务,以及其中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模块,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模块,再根据具体需求来给出解决方案。在各行各业需求都不尽相同的情况下,深耕若干行业领域是更为扎实的展开方式,同时AI技术的突破也在不断进行,与数据的应用会相辅相成,两个轮子都会越来越快的。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紫金山科技

    出品5G+AI的专业报道,聚焦产...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