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快讯|中国民企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Nature重磅瘫痪患者经神经电刺激恢复行走、华盛顿大学首创激光束驱动无线昆虫尺寸

机器人大讲堂 2018-11-05 09:27 发文


1、业界|微型机器人:华盛顿大学创造了第一个由激光束驱动的无线昆虫尺寸机器人RoboFly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们创造了第一个由激光束驱动的无线昆虫尺寸机器人。因为动力和控制机翼所需的电子设备非常重,直到现在,飞行的机器人昆虫不得不被束缚在连接在外部电源的电线上。然而,由助理教授Sawyer Fuller领导的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团队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依靠华盛顿大学的资助,他们创造了RoboFly,一种由不可见激光束驱动的机器人昆虫,该激光束指向光伏电池,该光伏电池连接在机器人上方并将激光转换成足够的电力来操作其机翼。Fuller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机械工程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之后获得了博士学位。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生物工程学。他现在负责威斯康星大学的自主昆虫机器人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推进昆虫级机器人工程,更好地了解昆虫的能力。现在41岁的Fuller和他的团队距离创造一个完全自主的机器人昆虫还有一步之遥:目前,RoboFly只能起飞和降落。一旦其光伏电池离开激光器的直接视线,机器人就会耗尽电力并着陆。但该团队希望很快能够操纵激光,以便RoboFly可以悬停并飞来飞去。Fuller说,他们目前正在开发更先进的大脑和传感器系统,以帮助机器人自行导航和完成任务。



2、业界|服务机器人:卡塔尔新型机器人Keepon治疗自闭症儿童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一所的小学,一名3岁的自闭症女孩有一个叫做Keepon的新朋友。Keepon是黄色,雪人形,由Hideki Kozima于日本设计,是部署到多哈教室的近二十多个社交辅助机器人之一,用于帮助自闭症儿童参与,互动,并学习。在过去的五年中,卡塔尔大学的John-John Cabibihan博士及其同事一直致力于为中东日益增长的自闭症人群开发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最前沿机器人技术。据估计,卡塔尔约有1.1%的儿童患有自闭症。他们可能会抵抗眼睛接触而变得容易受挫。他们的敏感性会对他们的教育产生破坏性影响。研究人员相信社交机器人可以提供帮助。机器人通常与儿童大小相同,缺乏眉毛和移动颧骨等面部特征,这使得他们的信号和说明更容易接近有自闭症的人。


3、业界|军用机器人: 美国德事隆公司希望建立机器人军队

德事隆正在为其空中和海上船舶组合增加机器人陆地车辆,这是该工业集团计划通过扩大其在五角大楼利益增长领域的能力来建立其军事业务的计划的一部分。该公司宣布计划收购Howe&Howe Technologies,这是一家拥有13年机器人技术经验的缅因州私营公司。交易条款尚未披露,德事隆计划将业务添加到其现有的以军事为重点的系统部门。Howe&Howe是一系列无人驾驶地面车辆的制造商,包括消防机器人和医疗运输车辆。该公司的一些车辆已经过美国陆军的评估,包括RS2-H1运输能够承载超过400公斤(882磅)的有效载荷,可用于后勤和作战。德事隆对自动驾驶汽车并不陌生。它的Shadow 2侦察无人机在美国国防部和盟国的服役时间超过100万小时。德事隆还签订了一份合同,建造两艘无人驾驶机器人快艇,用于与扫雷任务中的载人舰艇协调。


4、学界|医疗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发表医疗机器人行业研究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CM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和社会计算会议上发表了一篇新文章“远程操作 - 远程操作的手术机器人如何在手术室重新配置团队”,他们一直密切关注医疗机器人这一领域。研究人员花了两年的时间采访了医疗人员,并使用达芬奇手术系统观察了两家美国医院的手术情况。达芬奇手术系统是一个大型机器人,配有多个配备手术器械和内窥镜摄像头的手臂。他们的视频记录了超过50小时的手术。文章指出:达芬奇 - 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手术机器人,由外科医生通过操纵杆控制,并在2017年用于877,000次手术。达芬奇被认为具有更高的精确度,更好的视力和减少外科医生的认知负荷和身体疲劳,但之前的研究没有检查它在手术团队中产生的距离。研究人员确定了两种形式的距离:认知,关于团队如何合作和沟通; 和情感,指的是情绪失衡的感觉。研究人员希望将手术视为一项协作任务,并考虑所有团队成员如何受到机器人的影响,最终可能会影响机器的设计方式和人类如何使用它们。该研究基于康奈尔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支持。



5、前沿|智能制造:Nature 重磅,三名瘫痪患者通过神经电刺激,恢复行走

顶级期刊 Nature 杂志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来自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的研究团队,通过有针对性的神经电刺激技术,帮助三名脊髓损伤患者恢复了对腿部肌肉的控制,改善了患者的行走康复。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美国华盛顿大学康复医学研究员 Chet Morit 评价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就希望通过神经电刺激,恢复这些患者的运动神经元信号连接,从而实现患者的行走康复。在今年9月份,梅奥诊所物理医学与康复系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Medicine 上就发表文章,通过 43 周的神经电刺激和康复训练,帮助一位脊髓损伤部位以下完全瘫痪的患者恢复了行走。同样是在 9 月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EJM 发表文章,报告了他们通过持续硬膜外刺激,帮助 2 位患者实现了器具辅助下行走。但是本次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 Grégoire Courtine 表示,他们团队采用的精准定向定时的电刺激技术,比持续硬膜外刺激要更有效,因为连续刺激可能会阻止从腿部传回大脑的一些残余信号。但要说明的是,这种称为硬膜外电刺激的技术尚处于早期阶段,且目前为止只有那些在脊髓受伤后仍保持一定程度运动功能的人才能实现预期效果。


6、业界|智能机器人:腾讯机器人实验室Robotics X 浮出水面,正在进攻7大技术突破点

今年2月的时候,腾讯就成立了一个名为Robotics X的机器人实验室,当时,这个实验室被认为是腾讯AI产业的双基础支撑部门之一(另一个是腾讯2016年成立的AI Lab),并且是腾讯探索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连接的重要载体。机器人及多媒体技术专家、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博士为介绍说,腾讯成立Robotics X实验室,目的是为了迎接智能机器人与人机共存时代的到来。这包括了四方面考虑:首先是技术趋势,机器人是能代表未来的前沿技术;其次是公司战略和社会责任,拥有庞大体量的腾讯,已经持续关注如何让前沿科技驱动传统产业升级,最后,拥有天然社交基因的腾讯也认为,机器人是人很自然的延伸。而腾讯Robotics X在大量调研后则发现,目前全球机器人的本体研究上有以下六大方向与趋势:

仿生化:如蛇形机器人,让机器人能适应复杂工作环境;

灵活操控:实现灵活准确的抓取和操控,才能做更有用、更复杂的运动;

触觉技术:机器人需要实时反馈、精确的感知操控反馈,才能得到更有效的自主;

多机器人协同:机器人之间要避免碰撞,高效协调机器人间协作;

人机交互:机器人与人要能达到非常自然的情感交流和安全的交互;

医疗辅助:机器要能增强人的体能,帮助残障人士重获生活便利。


7、业界|智能制造:中国民营公司固体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

2018 年 11 月 1 日,北京灵动飞天公司(S-motor)自主研制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完成了地面试车,发动机全程工作正常,数据采集记录完整,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本次试车的成功也标志着灵动飞天掌握了固体火箭发动机多次点火,分段式装药,多燃烧室防隔热设计以及隔舱设计等多项关键技术。后续公司将以此为基础,继续推进相关技术在大直径分段式装药商业发射固体火箭发动机上的研究与应用。至今为止,灵动飞天已经先后完成Φ70mm 直径通用型火箭发动机研发、N(牛) 级卫星用姿轨控发动机研发和Φ180mm 直径固体双脉冲火箭发动机研发;同时完成两型商业运载火箭发动机的设计工作。在本次试车成功的基础上,接下来包括灵动飞天在内的一众商业航天公司将会迎来更为艰难的市场的考验,如何从激烈的商业环境中的突出重围,将是各家科技企业所面临的又一份问卷。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机器人大讲堂

    机器人垂直领域服务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