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数智进阶,京东「开物」

数科社 2021-11-22 14:05 发文

导语:想要将“赛博的虚拟”和“产业的真实”有效连接起来绝非一件容易之事,这需要以京东为代表的那些科技“基石”企业,从实体经济促活、提振、循环等方面入手,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对外发挥出强大的赋能势能。

出品丨数科社  文丨柠溪

从过去数十年来的商业演进来看,每个时代都会诞生出一些极具代表性的企业,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在某个角度、某种程度上肩负着社会经济“基础建设”的重任。从信息通讯时代,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再到今天的数字经济时代,莫不如此。

当然,这其中更有少数成功跨周期者,在成就自身商业价值的同时,以开放、共创、共容的姿态,带动国内千行百业的数智化进阶。

京东集团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家企业。今天的京东,身上已不再只是零售、物流、金融科技等几类人们早已熟识的价值“标签”,取而代之的,是其骨子里所潜藏的——中国数字经济环境下,科技公司由表及里、由个体业务到产业赋能的新科技信仰。

而这一切,尽可以在京东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中看出。

01丨难于两仪:企业数字化的需求与瓶颈

11月18日,京东集团公布2021年第三季度业绩:净收入达2187亿元,同比增长25.5%,高于市场预期的2153亿元,单季营收连续6个季度保持在25%以上;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59亿元,同样超出市场预期的45.4亿元。

财报显示,本季度内,京东的营业成本较去年同期的1474亿元上涨27.3%至1876亿元。这主要是因为,96%的成本和费用都用于实体经济投入,主要有商品采购、基础设施、物流履约、技术研发、员工薪酬福利以及对品牌商家扶持等。

尽管经营利润录得26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受益于本季度整体经营情况优于市场预期,财报公布后,京东的股价随即出现快速上涨:京东美股18号收盘上涨近6%,京东港股19号开盘涨幅一度超过8%。

这也从一定侧面显示出,资本市场对中国电商行业以及头部机构的期待,已由此前重规模扩张、重利润创造,逐渐转变为重成长稳定、重社会价值实现等方面,特别是在“第三次分配”主基调下,对一众中小微实体商家创富的带动。

近年来,有关科技企业助力实体经济提振的话题,一直是当下经济环境中的一大热点。

这个话题之所以长盛不衰,一方面是因为这样旺盛需求确实存在,绝大部分实体企业都有经营、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的基本诉求;另一方面,各种实际层面的问题确实也极大限制着实体企业的进化,这需要更多的产业智慧与技术变革去破解难题。

在需求与阻力这一阴一阳两仪之间,大市场的传统认知仍停留在,任意两者之间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边界分明的两仪界限。

但在现实世界中,无论是业务流通过程中前期的行业调研、方向确立,还是中期的过程决策、战略调整,亦或是后期的实际落地、甚至是助力产业链及链属企业,这些需求往往是强关联和高连续的。

正因如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实体企业,大市场对于那些可以深度介入产业结构当中、且经营弹性更大的服务模式,呼声早已日益高涨。这便是京东赢得各方市场认可的根基,同时更关乎着京东远期的价值走向。

“基于我们业务的稳健发展,以及技术和供应链上的核心能力,京东打造的独特商业模式使我们对业务运营有很强的掌控力。”京东集团总裁徐雷先生表示,“这是我们穿越经济周期的有力竞争优势,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价值。”

对于京东未来对社会、对产业、对个体的价值输出,徐雷先生讲到,“消费者和商业伙伴更加信赖京东,也使我们第三季度能够再次超过国内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京东将继续为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尤其是我们每天紧密合作的数百万中小实体企业,创造价值。”

02丨法在三才:科技赋能带来的供给侧变革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所谓“三才”,象征着不同层级的适配与和谐。

落实在商业世界来看,身处千行百业中“容貌”各一的企业在面临“痛点”与“机会”之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数智化转型所创造出来的市场机遇是鲜明可见的,但其中的复杂性却不是每一家企业都有资源、有能力可以去应对的。

为了解决不同产业链、不同商业体之间的数字化需求,京东在“业务技术化”和“技术业务化”的构建上带来了“三才得佩”的叠加变革,其核心是:将过去中小企业“断点式”数字需求,以多样性的方式输出给不同的客户。

这样既满足和尊重了用户的实际需求,也极大丰富了用户的选择权,以及增加了产业的可能性。具体来看便是——

首先,是以自身为“基石”强化技术创新。

凭借多年在大规模复杂业务场景中的打磨历练,京东持续加大了对基础科学与底层技术的投入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数量与效率双提升,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已近750亿元。

如今,京东更是充分发挥新型实体企业的增长基因,借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动能,在不断提升自身生态协同效率的同时,为合作伙伴尤其是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降本增效,拓展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其次,是面向垂直行业的综合解决方案。

今年三季度以来,京东探索研究院与各大实验室继续在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等基础科学领域持续推进创新研究。

例如,京东探索研究院联合海内外高校提出ViTAE模型与学界最大的哺乳动物姿态估计数据集,持续推动在超级深度学习领域的全球领先性探索研究。

该研究院AI团队凭借多模态交互数字人技术、跨模态分析技术斩获第29届ACM国际多媒体顶级会议“最佳演示奖”及“最佳开源项目奖”。

京东探索研究院联合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与技术企业英伟达建设完成了全国首个基于SuperPOD架构的超大规模计算集群——天琴α,同时双方还宣布未来双方将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在大规模并行训练、自动化机器学习、大规模推理加速、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入合作,致力于共同推动泛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性发展。

最后,是对高精尖人才资源的储备。

从集团创立以来,京东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便高度重视。

数据显示,京东近八成90后技术应届生快速成长为成熟高级人才,越来越多90后、95后年轻人走上管理岗位,最年轻的只有28岁。京东还启动了“博士管理培训生”人才项目,甄选国内外顶尖院校优秀博士生,大量中科院、清北、常青藤的高端人才加入京东,他们在各个技术领域有着不凡的见解或建树。

经过多年的沉淀,京东已拥有了大批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这些专业人才懂信息技术、会洞察市场动态,这些优势正转化为京东自身的优势,以及对外赋能的优势。

以不断创新的科技架构为底层基础、以面向千行百业的定制化服务为核心、对行业需求进行高度关注,这三点构成了京东技术服务的“三才得佩”。将数字化服务商的“我能提供什么”,升级为“客户需要什么,我对位匹配什么”。

而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京东集团数字化战略已全面进入到“花开蒂落”的全新阶段。

03丨根扎五行:全栈服务能力进入成熟期

既然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内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那么站在国家战略的角度,这种社会化的数智改造就不应该只是强调个体主义的升级,而是应该站在大的产业层面,着力于在某种科技基础上实现对外赋能,努力去谋求“代际迭代”。

只不过,想要将“赛博的虚拟”和“产业的真实”有效连接起来绝非一件容易之事,这需要以京东为代表的那些科技“基石”企业,从实体经济促活、提振、循环等方面入手,去考虑这样几个问题——

-  如何解决生产端与消费端融合,产品与服务方案的融合;

-  如何实现个性化与规模化生产的统一,快速研发与敏捷交付的统一;

-  如何处理一个集群向另一个集群适用迁移,帮助千行百业进化到高度协同化生产;

-  如何协同产业、商业机构打造智慧生态,推进“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的升级。

对此,京东有着自己的“解法”:自多年前起就已着手构建的“端(服务输出的终端)-算(算法与算力)-云(服务承接和传输的载体)-网(智能物联网络)-业(产业数智化迭代)”五边技术服务结构,并基于此推动千行百业的智能化转型。

事实上,在提出“全面向技术转型”战略以来之前,京东就已开始在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建设和针对性补全。古人常说“五行缺某”,而今天的京东在科技驱动的主战略下,已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五行俱全”,继而才有了我们看到的这般模样。

在产业经验、服务能力、生态能力叠加创新下,京东零售已实现了电脑数码、手机、家电、消费品、时尚、家居、生鲜、生活服务、工业品等行业的覆盖,本季度零售业务收入达到1980.8亿元,同比增长22.9%。

图片来自京东集团财报

作为京东三大营收构成(零售、物流、新业务)增速最快的板块,京东物流已由去年同期的179.64亿元涨至如今的257.49亿元。财报还显示,目前京东物流服务的企业客户数量约20万家,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占比继续超过50%,并在本季度再创新高。

徐雷先生在财报电话会议中也特意提到了这一点: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去年三季度末以来,京东物流在全国新增了13座“亚洲一号”。一年间,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增加了约500个,这个数字相当于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到2017年十年间的仓库增长总量。

不仅如此,在京东库存周转天数中,京东物流所带来的效果也有所展现。自2012年以来,京东便一直保持库存周转天数低于40天,尽管京东管理的SKU数量在增加,在上季度自营商品已经达到1000万SKU的基础上,京东依然将库存周转天数缩短了4天至30天。

作为自身及开放赋能的“数字底盘”,京东云除了为广大商家提供全渠道销售、运营、智能供应链、智能门店部署等服务之外,更发布了物联网产业实践全景图,以及技术创新在零售、物流、健康、家居、地产、汽车等重点产业的落地实践。

技术加持下,尽管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愈发疲软,再加上当下国内经济正处于深度结构调整期,实体商业整体偏低迷,京东集团仍能够保持营收的增量,以及不断放大由此带动的产业价值,是被外界普遍看好的主要原因

04丨结语

正如美国发明家、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在其著作《灵魂机器的时代》一书中曾描绘的那样:因为技术爆炸不会戛然而止,基础学科的完善和应用市场的壮大,将会维持倍增效应,二十一世纪所取得的进步,最终可以达到二十世纪的1000倍。

尽管这般大趋势已定,但无法否认的是,目前国内众多实体企业的数智化转型、千行百业产业链线上、线下一体化,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这也给了像京东这样的科技新兴企业一次绝佳的施展机会,以开放、共享的姿态对外发挥出强大的赋能势能。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数科社

    专注数字与科技的产业互联网平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