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苏宁会否极泰来吗?

老铁科技说 2021-04-21 09:20 发文

苏宁可以否极泰来吗?这是我们最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家创业逾20年的零售企业在近年遭遇了一系列“风波”:债券偿付,业务扩张以及最近的获国资入股等。每一个都引起了舆论强烈反应,其中不乏“苏宁老矣”的悲观看法,看衰声音有愈演愈烈之势。

看高者则认为:站在国资保值角度,苏宁仍然是有着较为明确的投资价值,当新入资金根本解决前期风险之后,苏宁便否极泰来,迎来转折点。

这是一家优缺点都极为突出的企业,我们观察苏宁这20年,发现其既有尊重市场,乘国家经济和内需增长之东风成长的市场精神,但也发现在近年内确实也遭遇了一些困难,诸如业务线过长等等,如今国资进场帮助苏宁排雷,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苏宁的现在,过去和将来呢?

2021年伊始,苏宁不断强调要“回归零售主业”: 只有把零售这一核心做好了,其他业务的发展才有意义。本文我们也以零售为契机,对回归零售的苏宁进行重新评估。

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零售行业颇不平静,一方面受外部环境冲击,用户以提高储蓄率应对不可测风险,惜购现象极为明显,储蓄率上升;另一方面,受需求端不振影响,制造业也纷纷减产,去库存以降低损失。

零售业供需两端都出现了极为低迷的现象,这是此前极少遇到的。

2021年的零售业会怎么走,或者说,零售业会在2021年迎来转机吗?这不仅关乎苏宁,亦决定着整个零售业的景气值。

我们用非食品CPI表示用户端的需求,用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来感知制造类企业的景气程度,整理2020年1月以来两组数据的变化情况,见下图

2020年虽然国家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通缩压力仍然如幽灵一般在零售业中飘荡,非食品CPI萎靡不振,百姓惜购应对危机,需求端严重不足,PPI连续12个月同比负增长,更说明制造业的营收之难,作为中间地带的零售业,在过去12个月也遭遇了一系列风险:总需求受限,零售总额增长缓慢。

但在2021年1月,我们看到PPI同比增长在低迷12个月后首次回正,考虑到工业制品从出厂至消费者手中,大致需要2-3个月时间,疫苗接种加速进行,经济活力快速恢复,老百姓恐慌情绪一扫而光,非食品CPI此后也有望迎来正增长。

届时,零售业将随之重新迎来新生:制造业或者品牌商需要零售渠道重新争夺已恢复购买力的消费者,行业将一扫昔日阴霾。

如果是2020年的零售业是以去库存,保现金流为主基调,那么2021年零售的关键词则是“重回进攻姿态”,内需将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这是我们判断苏宁接下来表现的前提,2019年开始苏宁进行了品类的扩张(收购家乐福,万达百货,由家电向日百类产品大步迈进),以及线上化和平台化的改造,但旋即遭遇了2020年的行业不景气,拖累了企业改革的持续进行,这是2020年一系列问题的根源。

于是,就有了开篇所言的种种争议。

那么,2021年国资注入,苏宁重回零售主航道之后,又会发生什么呢?

为评判苏宁的成长韧性,我们整理苏宁近几个季度的零售规模,与全国社消增长进行对比,见下图

2020年虽然全国社消遭遇上行压力,但同期苏宁零售总额仍然处于正增长,且对大盘保持着稳定的增长优势,原因有许多:诸如业务扩张带入了新增业务,线下零售渠道不断扩张,尤其是线下和线下的开放平台,2020 年开放平台商品销售规模同比增长 44.42%,极大对冲了风险。

但与此同时,苏宁在零售业品类的扩充也带来了一些讨论:这究竟是以提高盈利性为目的,抑或是暂时仍然是以亏损带动增长呢?

这关乎苏宁如今的改革路线是否正确的问题,于是,我们可以从毛利率和扣非盈利情况进行判断,来判断改革对企业经营效率的改善情况。

如果将2020年视为后苏宁之始,在当期,扣非亏损大幅缩减,毛利率也在稳定改善区间:当企业进行品类扩张之时,并未冲击盈利状况,且此前大家备受关注的扣非情况也在持续改善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苏宁在线上掀起了价格战,这显然会摊薄了总毛利情况(财报中对此也有表述),但当期并未看到总毛利受明显抑制,这又是为何呢?

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开放平台策略对冲了上述价格因素对盈利性的冲击:无论是线下的零售云,抑或是线上的苏宁易购App,苏宁由卖货向卖服务和卖流量的业务迁移,也都会改善毛利率的情况,换句话说,如果剔除价格战因素,苏宁整体毛利率很有可能大为改观,我们可能也低估了开放平台对营收质量的改善情况。

疫情打乱了苏宁已有的改革节奏,这也是企业在运营中难以避免的“黑天鹅事件”,尤其对于在线下仍然庞大营销体系的苏宁,但通过上图也能如实反映,若聚焦零售主业,降低亏损,苏宁经营状况仍然是在改善区间的。

这在ROE数据中也能得到验证(净资产收益率),当我们回看2020年的苏宁之时,发现多项指标都是相对良好,但仅有该组数据持续弱于2019年,其原因主要是:在并购后资产迅速膨胀,但利润又并未同步获得。

站在价值投资立场,2020年零售行业面临需求低迷,利润空间压缩,即便是苏宁通过品类扩张,平台化改革也仍然难完全抵消风险,这自然会影响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但如果如前文所述,在需求强势反弹2021年,零售又重新站在高位之时,零售头部企业的ROE必然也会重新进入持续改善通道。

我们比较倾向于认为:2021年的苏宁市值会进入修复期,这其中既有行业大势原因,也有企业个体改革的必然结果,缺一不可。

那么,如果国资入股成功,对苏宁经营又有何帮助呢?

在过去一年,苏宁主要的负担在于此前扩张带来的资金风险,在我们前述分析中,其经营根基基本是稳定,并未有经营性危机,如果国资注入,将以上问题一一解决,那么对于企业,一则可甩掉庞大的财务成本,无论是发债还是贷款,都会加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二则可甩掉心理包袱,不再用压缩正常预算来为昔日的成本买单,苏宁会收缩非零售展现,但在零售主业可能会采取更为激进的进攻策略。

最后我们想谈一谈苏宁核心品类之一家电行业对其影响。

根据工信部数据,2020年,全国家用电器行业营业收入14811.3亿元,同比下降1.1%;利润总额1156.9亿元,同比下降5.6%。结合本文开篇所谈,不难发现家电行业在2020年大致也是去库存,营收和利润双降,乃是行业相当艰难的一年。

但在2021年,我们对该行业则给予了乐观的预期,原因为:

其一,在全球经济快速反弹的背景下,家电行业作为生活改善的必须品之一,也自然会迎来高峰期;

其二,2020年房地产业走暖,2020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超过上年,这又是大家电增长的支撑力量之一,按照正常估计,2021年中前后会迎来新房装修对家电的需求,对家电行业可谓利好。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数据,2020年苏宁易购线上线下全场景覆盖的营销模式获得了23.8%的市场份额,在所有渠道形态中仍居首位。

当家电业需求反弹,作为中间零售商不仅要承接消费者的需求,亦要受品牌商所托,解决后者的新增市场拓展问题,苏宁在此上行空间较为明确。

其中对于家电企业而言,2020年全球货币宽松带来的资产价格上涨,能源,资源为主的原材料已出现大幅上涨的势头(以铜,石油等为代表),也就是说,家电企业会迎来成本的飙升,但市场价格又因为用户需求尚在修复期,涨价的空间又受到压制,那么家电企业可能会倾向于向主力渠道商示好,给予更深入的合作空间,以渠道拉动销量,走规模化道路来摊薄成本。

总结上述分析,苏宁是否会借国资入股的事实解决此前积累的部分问题,为下阶段增长扫清障碍,苏宁是否借此否极泰来,迎来新生,我们对此是持相对乐观态度的,但只是提醒苏宁:如若真的解决问题,接下来就要看运营的能力,资源整合,团队磨合的情况,跑步前进,切不可懈怠。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老铁科技说

    只写干货,专注财报和深度...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