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考公热”难暖“中公心”

探客财经 2021-12-22 15:19 发文

■  暴跌的股价、缩水的市值、学员的质疑……中公教育这艘考公大船,是否还能背负压力继续航行?

出品 | 探客财经

一纸《立案告知书》,将“考公第一股”中公教育推上了风口浪尖。

作为公务员考试中最热门的考试培训机构,多年来,中公教育在考试培训领域享有很高的关注度。

然而,在这艘“考公巨轮”叱咤风云的背后,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公教育却藏着不少问题。

从盈利十亿到巨亏十亿,中公教育只用了一年。

01

12月16日晚间,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2月15日收到了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未按规定披露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对此,中公教育表示,立案调查期间,公司将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相关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是中公教育近段时间以来第三次被官方点名,今年12月13日和10月18日,中公教育就已经连续两次收到深交所的告知函。

12月13日的告知函显示,中公教育在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45亿元,同比减少68.79%;实现净利润-7.93亿元,但是去年同期为15.54 亿元。

面对如此明显的收入和净利润下滑,中公教育给出的回应是,第三季度参培人数减少对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但这个回应似乎站不住脚,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公务员报名考试中,有212.3万人过审,创历史新高。

此外,西部证券在针对中公教育2020年财报的一份研报中也显示,2020年中公教育培训人次同比增长36.72%至449.4万人。

对比2020年中公教育参培人数的增加以及学员考公情绪的高涨,中公教育在2021年三季度给出参培人数减少的说法,显然容易引发质疑。

对此,交易所要求说明公司2021年公务员序列人数及收入均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公司市场占有率是否下降等问题。

在告知函中,深交所指出,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财务费用分别为-0.03亿元、2.04亿元、4.31亿元和3.84亿元,其中2018年至2020年手续费分别为0.36亿元、0.99亿元和2.92亿元。

根据中公教育前期定期报告,手续费包括交易手续费及学员通过贷款支付学费时公司承担的利息成本。

对此,深交所要求中公教育说明,贷款模式下提供贷款金融机构的详细信息,并核查在贷款模式中是否存在恶意放贷恶意催收等违规经营行为,对公司是否存在不利影响。

而此前一份告知函则涉及到公司经营盈利问题。

据10月中旬深交所发布的一份关注函中,对中公教育2021年三季报的数据产生质疑,要求其说明公司业绩大幅下浮的具体原因及合理性。

据中公教育2021年三季报《预告》显示,预计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亏损7亿元至9亿元,对比之下,上年同期盈利则高达13.21亿元。

从怒赚13亿到巨亏9亿,中公教育只用了一年的时间,而相应的,近两年考公热度不减,作为考公培训龙头机构,中公教育巨额的亏损很难不让人产生怀疑。

结合12月13日的关注函内容可以看出,中公教育疑似出现关联交易的情况已经引发关注。

据此前安徽证监局对中公教育出具的警示函显示,安徽证监局在对中公教育进行专项检查过程中发现了相关违规行为:2019-2020年,中公教育与关联方北京创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上海贝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吉安市井开区理享学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冠诚实业有限公司等之间存在业务合作,相关交易金额达到应披露标准,但未按规定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程序及信息披露义务,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82号)第四十一条相关规定。

不过,中公教育在回查公告中,否认了与北京创晟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陕西冠诚实业有限公司之间存在关联交易。

受证监会立案调查事件的影响,中公教育在12月17日跌停。

02

中公教育在2018年借壳上市,作为A股第一家考公培训机构,中公教育的上市备受关注。

而随着近些年来考公热的兴起,中公教育作为已经成立20年的老牌培训机构,其影响力和实力都备受学员信赖,基于市场和企业积淀,中公教育借壳上市也被不少人看好。

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借壳上市时,中公教育承诺了2018至2020三年的业绩,扣非净利润不低于9.3亿、13亿和16.5亿。

在公开的财报中,中公教育2018年净利润为11.53亿,2019年为18.05亿,2020年为23.04亿,连续三年全部完成了此前的承诺。

这本是一个非常突出的成绩,然而,刚刚过了承诺期,中公教育的财报数据就出现了大崩盘,据了解,2021年前三季度,中公教育亏损高达8.91亿,同比下降167%。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则是公司存贷双高,据了解,2018年至今年三季度,中公教育的货币资金、定期存款及理财产品等金额合计约为47.01亿元、64.02亿元、89.19亿元和34.20亿元。

然而,同期短期借款分别为16.07亿元、28.67亿元、39.76亿元和48.44亿元。

关于存贷双高问题,有观点质疑中公教育存在变相参与贷款业务问题,或是与第三方公司存在相关交易,以及是否有资质。

而此前,中公教育就已经多次被学员投诉存在引导学员办理贷款入学的问题。

在黑猫投诉上,有关中公教育的投诉高达2576条,探客财经查询发现,学员投诉中涉及到中公教育诱导学生办理贷款入学的业务。

此前曾有多家媒体报道,中公教育推出了“0元入学”业务,引导学生办理贷款的方式入学,贷款利率为6.6%/年。

不仅如此,在投诉平台上,中公教育被学员投诉最多的是退费问题,探客财经查询发现,不少学员投诉中公教育存在退款拖延的问题,承诺考试不过的学员可以享受退费,但不少学员在投诉中表示,中公教育在退费问题上不仅拖延,而且存在踢皮球等行为,对于退款问题一拖再拖。

一位id为“woshsg”投诉称:在中公报了班,入面之后被刷来下了,按照协议公布上岗名单后,45个工作日内到账,现在四个月都有了,迟迟不到账。

而且现在还开始踢皮球了,一会要找那个老师,一会要找另一个老师,就是不给你说办理了没有,现在承诺了的时间迟迟不到账,而且都开始发消息不回。

探客财经发现,在这位学员发起投诉涉及金额为10800元,在他发起投诉6天后,平台显示中公教育于5月8日安排付款。

而此前,中公教育因为退款问题,还曾被学员举报至北京市场监管总局。

一边是学员的投诉,一边是证监会的立案调查,中公教育面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

03

成立于1999年的中公教育,经过22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上名副其实的考公龙头培训公司,在2020年年报披露之后,不少券商对中公教育的未来十分看好。

东方财富在研报中表示,受“十四五”对医疗、公共服务等行业的需求增加,和“稳就业”政策利好等一系列影响,职业教育行业未来仍具备发展空间。

同时,中公教育作为职业教育龙头,公务员板块优势明显,研究生、教师、IT 等序列增长潜力巨大。

此外,中公教育稳步推进渠道下沉,提高研发投入,推广线上线下融合产品,不断强化竞争壁垒,树立品牌效应,未来有望不断增厚公司业绩。

在多家券商对中公教育维持“买入”评级的时候,另一方面,中公教育大股东频繁质押股权的行为也引发了投资者的关注。

11月26日,中公教育公布,公司于近日接到股东李永新通知,获悉李永新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办理了股票质押担保业务,补充质押2600万股。

12月9日,中公教育公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李永新将其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办理了股票质押担保业务,此次质押1300万股。

12月17日,中公教育再次发布公告,李永新再次办理股票质押担保业务,本次质押股份5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0.81%。

另据和讯网统计,中公教育大股东进行股份质押的比例已达半数。

今年三季报显示,上市公司前三名大股东以及第七、第八名大股东均进行了股份质押,质押比例分别约为24.3%、34.22%、42.39%、73.42%、23.61%。

对于频繁爆出的股权质押问题,有投资者质疑是否存在大股东跑路,还有人认为,中公教育此前的业绩数据十分亮眼,但三季度却出现了大转折,巨亏近10亿的数据让人不免怀疑公司财务数据的真实情况。

时间回到一年前,中公教育公布一项60亿元的增资计划引人关注。

2020年11月23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总额不超过60亿元,其中42亿元,将被中公用于投资建设北京怀柔的大型吃住学一站式学习基地,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用以满足主营业务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

此外,本次非公开发行对象为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

据了解,这也是中公教育上市以来的首次定增募集资金计划。然而,这场增资计划在实现的道路上却非常不顺利。

从2021年1月8日起,有关部门对中公教育这场增资计划连续三次出具意见,在经历多次修改之后,这场增资计划依然没能顺利进行。

最终,在12月6日,中公教育发布公告,称公司终止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事项,并向中国证监会撤回申请文件。

增资计划夭折,盈利能力直线下滑,证监会正式立案,对于中公教育来说,多方面的压力正在逐渐显现。

二级市场上,中公教育的股价正在上演“跌跌不休”,年初时,其股价最高达到43元左右,截至12月20日收盘,中公教育股价已经跌至8.08元,总市值也从2700亿元跌至如今的498亿,市值缩水了2200亿。

暴跌的股价、缩水的市值、学员的质疑、让中公教育这艘考公大船背负巨大压力继续航行,然而,面对巨额的亏损,夭折的增资计划没能成为其救命稻草。

接下来中公教育能否成功“上岸”,依然是个未知数。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探客财经

    新锐财经新媒体,带来别具一格的新...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