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曾与巴菲特午餐,又带拼多多3年上市,但他却说要时刻自省与反思

郝闻郝看 2018-07-30 14:10 发文

  

7月26日,成立3年的拼多多上市,2个交易日上涨约30%,一跃成为国内第七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BAT三巨头和小米、京东、网易,市值等于京东的一半。  

同时,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只用34个月的时间,打造“活跃用户2.95亿,一年交易1987亿元,一季度营收增长37倍”的平台,手段远超刘强东、李彦宏、周鸿祎等互联网前辈,这个12年前与巴菲特午餐的80后,也迎来人生的新巅峰。  

没错,上市成就了拼多多的高光高能,但黄峥却在上市当天说:时刻自省与反思,毕竟,拼多多只是一个3岁的孩子,身上有很多显而易见的问题,眼前充斥着可见的危险与挑战。  

毫无疑问,上市对拼多多,只是阶段性正确的回报,然而,在速生速朽的互联网世界,最终的胜利,其实是更好地活着,在“金钱永不眠,拷问永不止”的资本市场基业长青。

一切就像奥地利作家里尔克说的: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其本质是,沿着“定位”理论,继续把“我是谁,有何不同,何以见得”做深做透,这样,才能区别于市场上“圈钱套利”的妖艳贱货,活出自己的理想主义。  

拼多多是谁?“空地”里长出来  

“我们是从一片‘空地’上长出来的。”黄峥在与小郝子的采访中这样说。而这块“空地”,其实是淘宝、京东、微商等都没能搞定的社交空间。  

按照他的比喻,一部手机,微信的耗电量超过50%,传统电商耗电量不超过20%。但就是这20%,以搜索为手段,创造了中国电商80%的交易额,这样的“倒挂”说明,社交空间并未被充分利用,其中还有大量的零售机会,等待开发。  

但要撬开巨头都没搞定的社交空间,绝非易事,必然要解锁新模式,造就新形式,方法用对,才能事半功倍。  

于是,拼多多借用社交游戏灵感,设计出“拼团”,刺激用户把产品分享到社交网络中,并用更低的价格奖励他们的分享与传播。  

这样,一方面,利用细分人群的社交关系蔓延,制造“病毒营销”,另一方面,用“便宜”这个“硬道理”抢夺大众注意力,激发不“要便宜”而要“占便宜”的满足,由此,让拼多多成为众人“血脉喷张、幸福感爆棚”的圣地。  

所以,在三四五线地区,众多“有闲”的姑娘、大婶才在微信里不断拉人砍价,造就一个个“爆款”。用某拼多多商家的形容:“就是以‘少SKU(库存量单位)、高订单、短爆发’,打造出比过去团购更‘爆’的爆款。”这样一来,它既能消化外贸库存,又能解决过剩产能,自然成为玩转微信的“聚划算”。

可以说,电商巨头环伺下,拼多多能异军突起,始终离不开两股重要的力量——传统电商和微信。当两者彼此渗透不足、融合不畅时,拼多多在他们俩的盲区里找到一片空地,完成了克里斯滕森说的“颠覆式创新”,建立起自己的新领地。  

淘宝不是敌人,敌人是谁  

但当拼多多突然崛起,进入公众视野,外界就不断传言:淘宝要狙击它,京东有“打拼办”针对它,于是,这次黄峥明确回应:淘宝不是敌人,它与拼多多只是切入的场景不同。  

就比如,淘宝已经渗透县乡,很多人通过淘宝购买农资、农具,但不妨碍他们拉着乡里乡亲在微信里用拼团砍价,购买小食品、生活用品,少花钱,多办事。  

就像复星集团CEO梁信君说的:这种社交“连接”的高频次、粘性与延展性,跟场景化程度成正比。所以说,表面上拼多多是用社交留住用户,说到底它还是重构了用户的消费场景。  

有基于此,牛逼的模式无须费劲解释,把它还原到一个场景,就可以跑得顺畅;有流行潜质的产品也无须拼命推销,把它代入到一个场景,就能让人感到针对痛点的创新;有病毒效应的营销更无须花费巨资,把它嵌入一个场景,便激荡出自发传播的感染力。  

如此下来,拼多多自然能区别于其他巨头,差异化地抢占市场,活出不一样的烟火。  

其实,从本质上说,拼多多的敌人只有自己。正如商家事件后,黄峥说道:所有已经出现的问题,都应该积极地去面对,并且在第一时间,增加人力、匹配技术解决它。显然,他明白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的:“所有你不敢面对的,都将成为你的命运”。  

除此之外,至关重要的是,黄峥和拼多多还需要更灵活的策略,更高效的管理,处理与用户、商家、市场的关系,这样,他们才能更快地跋涉出泥沼,飞跃过沧桑。  

定义未来,角色扮演  

照此路数,拼多多“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那之后,就能迎来黄峥期盼的定义未来,执掌未来。  

以他的设想,拼多多已经在消费者端聚集用户、聚合订单,那么在生产端,就该反向重塑供应链,帮助制造商“小批量,多批次”地柔性生产。这是它应有的角色。  

比如某男鞋品牌,是制鞋业三十余年的老咖,拥有3家自营工厂,之前主要给海外商超、品牌做代工,海外订单萎缩后,转战电商自营。过去,它生产一双休闲鞋,成本30多元,而借助拼多多的爆款模式,大大提升出货量,使其可以改进工艺,将成本降到28元。  

别小看这2元的变化,它使得工厂降价不降利,更容易获得市场竞争力,扩展市场占有率。  

而更重要的是,借助拼多多庞大的数据反馈,品牌可以更好地预测市场,指导工厂采购、生产安排。就比如:反向优化生产环节、仓储管理,借企业资源管理系统重定安全库存、库存预警,将出货周期由半个多月缩短至10天左右…… 

当然,用黄峥的说法,这一切都还在初级阶段。最好的方式,是在社交网络里更早发现潜在的服装、鞋包潮流,提前2周,将相关信息传递给生产厂,让它们迅速生产,顺应潮流,成为专门打造爆款ZARA。  

由此,具有上游垂直整合的能力,拼多多才能形成高度自洽的生态特征,从而在互联网“联盟的角逐,生态的竞争”中,立住自己的Flag。  

当这一切做深做透,有破有立,之前过往,就皆为序章。拼多多用上市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至于它能否走向卓越甚至伟大,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从目前看,它像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的,还有“最珍贵的,继续前进的勇气”。  

时间不欺人,让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郝闻郝看

    专注做一只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思考喵...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