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股价缩水98%,欠薪停业,福建昔日高考状元走向败局?

海西商界 2021-10-13 08:56 发文

来源|海西商界(haixishangjie)

作者|A Dolphin

“双减政策”之下,中国学科教育培训企业将走向何方?

一家家学科教培,是这场行业调整的主角。而精锐教育的“乌龙截图”事件再次为行业鸣钟——时隔2个月,危机仍在加剧。

近日,曾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高端教育连锁集团的精锐教育因一张疑似创始人张熙发布的“愿有来生,不再创业”等言论荣登微博热搜。

尽管当天精锐教育立即否认:“截图是假的”,张熙也在朋友圈澄清:“我没事,精锐好好的”。

然而澄清也无法抹去精锐教育濒临崩盘的事实。

10月12日下午,精锐教育官方发布致精锐学员及家长的一封信。信中称精锐因不堪重负,将转型非学科业务,并于10月12日起暂停营业。

虽然官方微博已关闭评论区,但在仅有的转发记录中,多数是消费者的维权退钱的信息。 但显而易见,如今的精锐教育已无暇顾及这些负面。

福建高考状元的奋斗路

说到学科教育,新东方俞敏洪是代表人物。北大出身为俞敏洪的教育事业增添了诸多光彩。与之相比的是,同为北大毕业生的张熙却显得默默无闻。实际上,张熙创办的精锐曾经也是“学霸”与“教育”结合的典范。

1991年,张熙成为福建省高考状元,如愿进入北大。这位从小镇走出来的青年,第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功。


从北大毕业后,张熙成为高露洁的管培生,但此时的他与大多年轻人一样,走进人生迷茫的胡同。为了确定职业方向,他申请了哈佛的MBA想要拓宽视野。而哈佛求学的经历,让他接触了“哈佛案例学习法”,这也成为后来精锐教育的主打项目。

但真正让他决定走向教育创业契机的则是他担任英孚少儿英语中国区总经理的经历。

离开哈佛的他,先后入职强生、英孚少儿英语。而在英孚的2年里,他看到了教育行业的蓝海前景,加上自身的教育背景和对学习的理解,他相信,教育事业会是他的未来。

2007年,为了避开当时刚上市不久正值风光的龙头老大——新东方,张熙选择在上海创办了精锐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起步艰难,让张熙多次自我反省,在巨头牢牢把控的教培行业里,精锐要如何破局?

他想到了精英教育,以高端一对一辅导起家,并通过差异化和因材施教,让精锐有了起色。

随后,广州、北京等地也陆续涌现精锐教育的身影。规模的扩大,以及教培行业的火热,张熙一改早期谨慎扩张的风格,走上了激进的道路。

2017年,精锐教育的学习中心已增至225家。到了2018年,精锐教育成功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收盘市值为17.6亿美元,风光无限。

彼时的张熙,也是第一次被市场所熟知。他也在这一年频繁出现在公众场合,高谈阔论关于教育的一切。张熙表示,未来十年将是教育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公司将借助上市契机,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的最受尊敬的高端教育培训集团。

然而到如今,不过3年过去,精锐教育却已失去了往日的风采,更别提全球化的目标了。

负债欠薪,濒临崩盘?

与2018年的豪华高管团队相比,如今的精锐已物是人非,仅剩下张熙一人独守。在这方面上,竟与新东方如出一辙。

实际上,2018年的辉煌,也给精锐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当年,步入资本市场的精锐立即进行了2次巨额收购,先后拿下天津华英教育和巨人教育。期间,他还投资了数十家企业。

然而这些上亿元的收购,虽然让精锐教育的业务范围变得更加丰富,但因无法及时消化,新进入的业务资产如“一滩死水”,甚至加重精锐的资金负担。而收购巨人教育就是压垮精锐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了解,完成对巨人教育收购后,张熙出任其董事长,并宣称要用5年创造50亿收入。为此,精锐前后多次向巨人贷款输血,共计金额超9亿元。这对于本身激进扩张,资金紧缩的精锐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2020年,疫情的突袭,让巨人教育没能达到计划目标,还因运营困难直接停业。毫无疑问,此时的精锐教育也同样“狼狈不堪”,最后不得不直接放弃对巨人教育的运营。

但此时放弃已经为时过晚。截至2021年2月末,精锐教育资产负债率高达97.94%。

巨人教育的拖累,加上疫情导致线下业务萎缩,本就岌岌可危的精锐教育,还没“喘过气”,又遇到了“双减”带来的“当头一棒”。溃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021年8月,精锐教育公告因股价低于1美元(连续30个交易日)而收到纽交所的警示函,若未来6个月无法改变境况,或有被退市的风险。同月,精锐教育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为302.02万元。

另据企查查APP显示,精锐教育目前涉及司法案件达49起,被行政处罚共计12次,包括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发布违法广告等。

截至今日,精锐教育的股价仅为0.393美元,较峰值跌去近98%,市值仅剩6340万美元。

而精锐资金承压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无法及时发薪,消费者也难以正常退费。

有消息称,精锐教育内部此前已有人主张申请破产。但破产的冲击波过大,首当其冲的是巨额学费难以清偿。

截止今日,精锐教育的贴吧中,汇集了维权退费的消费者。“退钱各种敷衍”、“怎么维权?”、“退款要催几次?”,更有疑似精锐老师发言称:“无可奈何、无能为力。“还给自己找了退路打起广告。

而这一个个控诉退费难的背后,是每个家庭的巨额损失和精锐崩盘的讯息。

行业调整下的自救

精锐教育,只是学科类培训企业的一个缩影。行业调整,带来的是“刮骨疗伤”的剧痛。

面临巨变,好未来的创始人、CEO张邦鑫于今年7月份表示:“裁员是肯定会裁员的。”

无独有偶,高途创始人陈向东对内称为了活下去,将三分之一的员工离开。除此之外,而学而思培优的北京教学点减少了65.8%;曾被资本追捧的猿辅导、作业帮等,也传出裁员消息。就连老大哥新东方,也停止了中小学的线下招生,并预计在年底前裁员超4万人。

除了裁员、停课,转型成为诸多大型学科教育的自救路径。精锐教育也是转型的一员。

此外,俞敏洪在9月份宣布新东方未来发展将开拓大学生业务、出版和发行业务。

与此同时,作业帮也推出美术等素养课;猿辅导则牵手AI科学技术;瑞思英语转为综合素质教育平台。

这也意味着,学科培训戛然而止的同时,艺术培训等素质教育与职业培训却引来了机遇。

今年6月,素质教育平台“火花思维“冲击美股;7月,腾讯投资在线职场教育;8月,在线职业教育品牌“开课吧”获得6亿元融资。

传统学科培训企业因转型入场,巨头们也在此挥舞旗帜。可以预知,艺术类与职场类教育将成为未来教培行业的重点发展目标。而在这“群雄逐鹿”的环境中,张熙如何跻身分一杯羹,挽救已经濒危的“精锐”,还需要再次观望。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海西商界

    聚焦商界、互联网、科技等泛财经领...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