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我们与诺奖大师面对面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2019-11-06 14:57 发文

10月29-31日,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临港召开。围绕“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这一主题,来自世界各地的41名诺贝尔奖得主、20多位各类顶尖科技奖项获得者,100多位院士、青年科学家及专家学者展开探讨。青年论坛上,科学巨擘与青年对话;描绘“国际大科学计划”;八大主题峰会论道;莫比乌斯论坛上,70位科学家各用3分钟畅想未来……3天的论坛,思想激荡、观点碰撞,给人们启示与回味。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等一行12位博士全程参加,与全球最聪明的大脑交流对话,探讨科技与未来!一起来回顾与科学巨人们对话的精彩瞬间……

顾强博士:如何看待中国政府推进的全球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谁更应该得诺贝尔奖?

顾强博士在30日下午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经济与金融峰会上做了题为《创新尖峰:基于都市圈的现象、机制与探索》的主题演讲,并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芬恩.基德兰德(2004年)、托马斯.萨金特(2011年)进行圆桌尖峰对话。

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3位经济学家,以表彰其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所做的贡献。顾强博士缘此向芬恩·基德兰德教授提问“如何看待中国政府近年来实施的,超过5000万人口脱离绝对贫困的这一全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减贫行动,谁更应该得诺贝尔奖?”

基德兰德教授表示,中国政府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开展了大规模的实验,从数字看,中国政府推动的这一减贫计划取得了伟大成就。如果政府不去解决,贫困问题并没有更好的方案。要巩固这样的减贫成效,政策上需要更有持续性的安排。

师帅博士:应该用什么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贡献?

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教授在莫比乌斯论坛演讲中以中科院某所对高水平期刊论文的奖励文件为例,指出这样的评价方式存在缺陷,引起会场一片哗然。茶歇期间,师帅博士与谢克曼教授进一步做了交流。他问到:在中国期刊论文是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主要评价依据,很多科研单位也会根据影响因子决定奖励和职级。应该用什么来评价科研工作者的贡献?

谢克曼教授回应说:我非常清楚在中国的这种情况,其他国家很多地方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科研工作者的评估应该是多方面的,期刊只是一个方面。尤其以商业化的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来评价科研工作者是不可取的,应该有更权威的学者和行业专家来给出评价。当然,我们也在寻找更合理的评价体系,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文章不一定要发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期刊上,我更希望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领域的期刊,而不是选择影响因子。

赵泓宇博士:“专注”来自对于眼前研究课题的高度兴趣

桌布论坛环节,赵泓宇博士与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教授相邻。在与莫索尔教授的交流中,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是关于科学家是否应该进行产业化的探索。他说:“我十分幸运获得了诺奖,如果非要找到原因的话那就是专注,因为我觉得除了我从事的研究以外,其他的东西对我来说都太复杂了。”

赵泓宇博士对这句话感到“十分震撼”。因为过去他理解的“专注”是需要想方设法排除杂念,让自己强制聚焦在一件事上,而大师的“专注”来自对于眼前研究课题的高度兴趣,那么其他所有的干扰和诱惑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这才是真的“专注”。

于泽军博士:创新来源于灵感,而科学来源于好奇,宇宙永远是一个谜!

在莫比乌斯论坛上,于泽军博士提问到:当我们在谈论“宇宙正在扩张,宇宙有一个边界”时,我们是怎么定义宇宙的边界呢?宇宙边界外又是什么呢?空间、暗物质,或者是某种我们没有发现的东西,因为我们没有相关的仪器去感知它。就像我们有眼睛,所以可以感知到光,我们有雷达,所以能感知到电磁波。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第12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教授回答说:边界是虚拟的定义,我们用大爆炸理论解释了我们观测到的现象,认为宇宙是在膨胀的。

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戴维·格罗斯教授补充道: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基于我们现有的观测,宇宙外面是什么,我们也不知道,可能什么也没有,可能确实存在我们感知不到的东西,就像暗物质一样。

种法辉博士:AI未来如何演进?

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峰会上,种法辉博士向2010年图灵奖得主、“计算机学习”之父莱斯利·瓦利安特教授提问:当前看起来机器在制造业应用越来越广泛,AI也逐渐渗透服务业各领域,但技术发展非线性,往往具有周期性,当前AI处于本轮周期的什么阶段?未来如何演进?

瓦利安特教授回答说:本轮周期由深度学习引发,未来演进也主要看深度学习的发展情况。尽管深度学习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是在推理的因果关系,以及背后的逻辑验证方面还不够,这些未来会逐渐优化。

在桌布论坛环节,种法辉博士与2015年图灵奖得主,“非对称加密之父”之父马丁·赫尔曼教授同桌,他就区块链的发展与赫尔曼教授交流。

赫尔曼教授表示,区块链具有非常大的潜力,这点毋庸置疑。但当前区块链过分地受到了拥戴,对于区块链的认知需要回归理性,因为它其中的很多潜在应用场景是可以用现有技术更好解决的。

梁哲博士:化学未来将如何发展?

在莫比乌斯论坛上,梁哲博士向参会的化学家提问:正如高尔斯爵士思考数学学科百年后的样子,化学未来将如何发展?历史上诺贝尔化学奖曾多次颁发给生物、物理学家,化学奖常被调侃为理综奖,2000年后更是有超过半数的奖项直接与生物学相关。那么化学学科自身,或者说纯化学领域未来将如何定位和发展?

2019年沃尔夫化学奖获得者斯蒂芬·布赫瓦尔德教授回答:科学研究应该更加整体化,学科的边界应当被打破,甚至应该反学科化发展,很多激动人心的发现来自于各学科思维的碰撞,跨学科合作往往更具发展潜力。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有专注于各领域的专家解决基础的学科问题。向公众诠释学习理科的价值尤为重要。

胡骏明博士:与多位诺奖获得者的交流探讨

在桌布论坛交流中,胡骏明博士向邻座的朱棣文教授汇报了博士期间在车用氢燃料电池系统控制和管理方面做得一些工作,并与他探讨了关于电动汽车和氢能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朱棣文教授认为电动汽车和清洁能源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从中国的实践来看,还有很多的问题值得探索和解决。

胡骏明博士还向2014年拉斯克基础医学研究奖获得者沃尔特教授介绍了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在科技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努力,沃尔特教授表示十分的支持,认为产业化是一项持续且有价值的工作。

张庆芝博士:科学家应该更重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张庆芝博士是中科院大学副教授,是科技管理和科技政策研究专家,她此行作为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特邀专家一同参会。在莫比乌斯论坛上,她向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龙·切哈诺沃教授提问: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越来越紧密了,诺奖成果中不乏很多已经实现了商业化。您认为科学家应该投入更多的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切哈诺沃教授的回答是:应用研究的前提是基础研究,在我熟知的医学领域就是如此,没有基础研究,就不会有应用研究。现在社会往往更多关注于应用转化研究。希望政府、投资者以及科学家能更多关注基础研究,让好奇心来推动年轻科学家的基础研究。但也要关注应用研究,让投入的研发能够回馈到社会。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主要从事基础研究,我始终相信,好的基础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前提,但我也会积极的推动成果转化的应用研究。

杨金峰博士:兰迪·谢克曼教授很喜欢头脑碰撞的感觉

在桌布论坛环节,杨金峰博士与同桌的兰迪·谢克曼教授进行了交流。在问及对本次论坛的感受时,谢克曼教授说:“很少有机会像这样与不同学科的人聚在一起讨论,很喜欢这种头脑碰撞的感觉”。谢克曼谈到,他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中国人,他们将为中国的生理学进步发挥重要作用。关于中美两国的贸易摩擦,谢克曼教授认为要正视两个国家不同的制度及文化差异,现在美国的主流精英对中国的提防心理越来越重,两国之间的摩擦在短时间内并不会结束。

覃翔博士:什么是青少年能够成长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因素?

此次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对青年科学家的培养成为核心议题,一群活跃在会场的中学生更是成为关注的热点。覃翔博士针对此请教了华人科学家、2015年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杨培东教授:对于热爱科学的青少年,什么是成为科学家最重要的因素?

杨培东教授表示,对科学充满兴趣的少年们,能否最终成为某个领域的科学家要凭借的是兴趣,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我在实验室内体验的快乐,每一次对于未知问题的探索,都充满了成就感。

王方林博士: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在桌布论坛环节,王方林博士所在的7号桌的学者主要来自物理领域,大家的讨论从大型粒子对撞机、量子计算机,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再到全球变暖、能源问题等,跨度很大。在谈及全球变暖问题时,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安德烈·盖姆教授分享了的看法。

盖姆教授认为地球变暖是真实存在的,而政府、科学家或者节能减排行动不可能根本上改变地球变暖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地球人口在近二百多年间的爆发式的增长100倍,就好比“大象在屋子里”。这个观点可能会引起很多学者的反对,但是人口爆发式增加可能是一个根本原因,因为人口增加产生更多的化石燃料消耗、植被破坏、生态破坏等结果,从而导致了地球变暖。

周攀博士:数学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吗?

蒂莫西·高尔斯爵士,英式学者的典范,1998年菲尔兹奖得主,对数学有极丰富和深刻的洞察。桌布论坛上,当周攀博士介绍自己的材料专业时,高尔斯爵士也表现出十足的好奇心。

对于周攀博士“数学能完全解释现实世界吗?”的提问,高尔斯爵士回答到:反过来问,现实世界能被解释吗?如果可以,那数学就是最基础的工具,数学的极限就是人类的极限。实际上数学像宇宙一样在发生大爆炸,因为我们每解决一个问题,又会有很多新问题产生,所以数学变得越来越复杂,或者说越来越广大,最后会不会像宇宙一样大,我不知道,但未来数学家的工作将越来越难,也许会有新的伟大转折发生。

欧阳鹏飞博士:化学和生物学学科之间的桥梁将越来越宽

桌布论坛环节,欧阳鹏飞博士与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巴瑞·夏普莱斯教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针对新药研发、脑科学研究等领域如何应用化学分子合成技术,以及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等问题,夏普莱斯教授讲到:化学和生物是密不可分的两门学科,已经利用点击化学对抗癌活性的小分子形成了非常深入的研究进展。今后将在脑科学研究以及阿兹海默症方面继续做很多工作。的确对于化学和生物学两门学科的界限将会越来越模糊。

注:本文图片均来自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部分为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组织方拍摄。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以打造全球顶级...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