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自成一派的中国零售,你准备好了么?

巴老撕 2018-12-05 15:38 发文

在河南省南阳市的新田360广场,巨大的优衣库、H&M广告牌正在迎接着每一位光顾的顾客。新田360广场是南阳市里为数不多的综合购物中心之一,每天络绎不绝的人群让这个2018年新开的购物中心销售额急剧增长。

距南阳80公里的邓州市人口178万。在那里,综合购物中心不多,电子商务却是如火如荼。五年前唯一的一家顺丰速运站点,每天只处理一百多个包裹。如今,该市有7间顺丰速运站点,每间每天都要处理近千个包裹。就算是在3公里外曾经客流稀少的邮政快递站点,因为拼多多的火爆,包裹数量也在急剧上升。

你可能对“中国制造” 已耳熟能详,那么,“中国消费”你做好准备么?

仅仅在三十年前,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停留在“吃饱”就好的阶段。我们的衣食靠的都是家里的缝纫机和妈妈高超的烹饪技术来完成,而拥有一套皮尔·卡丹和一份麦当劳基本上是大部分家庭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也就用了从孩提到步入社会的二十年时间,中国的制造业、商业就已经实现了“小康”,人民的需求也开始向“高品质”升级。曾土里土气、中山装遍地的中国人对奢侈品开始了一种迷之热爱。借着廉价机票的发展,中国人在国外奢侈品店外排队的景象,会让你恍然来到的是一座国内高仿的旅游景点。


中国消费者:老练且善变

中国发展速度之快让人震惊,中国人消费的金额也让人震惊。但更惊人的是其消费的方式。现在,中国的消费者市场是世界最成熟的消费者市场之一,无论是地方地产大亨忙于兴建的购物中心,还是指尖下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中国市场都是世界品牌竞争最激烈的修罗场。

与日本、韩国的消费者偏好国产品牌不同,中国消费者对外国品牌有更强烈的偏好。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对国外品牌的热情对跨国企业或从事国际贸易生意的人来说是一个好消息。然而,依据科尔尼咨询公司的研究结果,在中国,外国品牌在三种商品领域里表现不错,第一种为该商品本来就是由外国商家最早引入中国(如口香糖、巧克力),第二种为有“传统”吸引力的外国商品(如名牌车、奢侈品),第三种为国产品牌不受到信任的商品(如奶粉)。相较之下,一些世界知名的快餐及日用品巨头,虽然在中国的业务也都很大,但却日益受到国产对手的威胁。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转换品牌的现象非常普遍。今天的中国消费者是在巨大经济改革时期长大的,他们“非常善变,很难建立起强烈的品牌忠诚度”。麦肯锡曾发文,在竞争品牌,如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高露洁和佳洁士之间,或是肯德基和麦当劳之间来回切换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比大多数其它市场要常见多了”。


中国消费者:购物选择,并不在意渠道之分

中国消费者的善变及老练,让这块肥沃的土地产生了一种现象,就是中国商店货架上的品牌数目是其它国家的两到三倍,在这样的背景下竞争就显得异常激烈,也让很多零售企业都认为,广告和营销变得至关重要。

然而,D&G事件给所有奢侈品企业上了生动的一课。

由于争议广告和社交媒体的不当言论,杜嘉班纳这个品牌在中国陷入了汹涌的抵制潮中,即使在创始人致歉,D&G打折清仓之后,依旧没能挽回中国消费者。

这说明,中国消费需求在升级的同时,中国消费者的话语权也在升级。

更让这些外国品牌致命的是,中国的消费环境同样在升级。

D&G品牌低估了发达的互联网造就的数字经济,在中国极偏远地区的网上消费者,很多时候都非常清楚了解每一个全球品牌的特点和其在世界各地的信息讨论。

这种实时掌握各类资讯,比以往更具驾驭力,主导购物行为的中国消费者催生了中国零售企业前所未有的转型变革,零售商都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以更好地满足购物者日益复杂的需求,并打造更加优质的客户体验。

所以,咖啡连锁领域,瑞幸的入局引发了“鲶鱼效应”。

这个有着互联网基因的咖啡企业,依靠“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以及巨大的优惠促销,给星巴克带来巨大危机感,在瑞幸的倒逼下,过去不屑走外卖路线的星巴克紧急上线外卖业务。

所以,家具家居领域,优家、皇家、泊岸等率先发力新零售业务的转型。

这些曾经靠传统业务发展起来的零售企业,正在有效跟进数字化趋势,依靠AVA Vstore完善各种不同数字化渠道的客户体验,通过SAP Business One优化资源配置以加强全渠道供应链网络的构建,并有效利用HANA等新技术对客户和市场进行分析。重塑零售内涵,深度影响自身当前及未来的业务运作方式。


中国消费者:自成一派的消费

数字化购物在中国大行其道。然而,无论消费环境如何变化,消费永远是一条常青赛道,人们追求更好的消费体验、流通环节以及产品的需求恒久不变。

中国的崛起,让未来全世界的消费者市场都会变得更像中国市场。消费者们都会变得更见多识广,更注重品质,也更熟悉网购。能够在中国做出成绩的零售企业不仅在抢占今天世界上难度最高的市场,它们同时也时在为明天的市场做好准备。

中国的消费者一直都是自成一派,你准备好迎接中国消费者了么?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巴老撕

    分享一些有趣的行业新闻和见解...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