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谁才是苹果更换充电口的输家?

消费最前线君 2022-07-22 09:17 发布于山东 发文

从iPhone 13开始,关于lightning更换接口的猜测一直不断,直到近期,欧盟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达成协议,要求智能手机、耳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所有产品的制造商都要使用相同的通用充电端口,即USB Type-C,将于2024年秋季生效。

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曾在5月发文称,新iPhone将在2023年下半年抛弃Lightning接口,换用Type-C接口。供应链消息人士还表示,苹果公司为了平衡自己的利润,明年可能会在iPhone 15的部分机型上使用USB-C接口。

要知道果粉们手中的线肯定不止一条,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充电头和充电线也随之升级改进,而不能共用一个充电端口的问题确实困扰着很多用户。新款iPad Air系列和Pro系列的接口已经使用Type-C的充电接口,而手机却迟迟未改,一线多用的诉求始终没有得到满足。

业内人士表示,统一充电端口受到影响最大的是仍然在使用Lightning接口的苹果iPhone手机,专利收入被认为是苹果不愿意舍弃Lightning接口的重要原因之一。众所周知,苹果端口的收费比较高昂,一般苹果Lightning头从官方采购需要每个花费2-2.4美元左右,而Type-C则是公开授权,可免费使用。

可想而知,依靠苹果起家的供应商们,将迎来新的考验和变革。

苹果的算盘打翻了?

当国产手机主打“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15分钟充满电”的时代,苹果的快充提升到了20W,和国内120W有着六倍的差距。可能是由于快充受阻,所以苹果的电池容量一直以龟速在提升,毕竟电池容量变大,充电速度却得不到提升,用户花在充电上的时间也会变长。

其实,lightning被替换是早晚的事情,即使没有欧盟的强制实施举措,lightning寿命也不会太长。充电瓦数无法突破33W的局限性,奠定了lightning时代的终结。根据推算,苹果的Lightning接口,虽然支持正反插,但只有8个针脚工作,且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只有3A,充电功率的上限被锁死在33W。

相对地,Type-C优势立显,除了支持正反插,也可以实现100W乃至120W快充。和lightning内置的四块芯片一样,氮化镓功率芯片则Type-C需要攻克的难关,但和lightning的“孤军奋战”不同,全球范围内已有纳微、英诺赛科、英飞凌等数十家供应商。

而国内也在积极布局快充市场,据了解,国内目前有南芯半导体、美思迪赛、亚成微、杰华特等多家电源芯片厂商布局了氮化镓控制器产品线,多款基于国产控制器开发的氮化镓快充产品已经问世。

苹果之所以迟迟不换端口,究其原因,除了不愿舍弃的高昂授权费,还有很多技术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MFi专利授权和销售充电设备一直是苹果的核心业务之一,根据数据显示,以Apple Watch、AirPods和Lightning数据线为主的其他硬件收入每年可以为苹果带来350亿美元以上的营收,几乎占到全年近2000亿美元营收额的1/6。其中,通过Mfi认证,苹果每年的专利费高达30亿美元以上,曾有机构预测苹果通过Lightning接口,每年的营收超50亿美元。

另一方面,对于苹果来说,改变充电接口并不只是单单将lightning替换成Type-C,因为iPhone的“内脏”布局可以说是方寸之间,列阵千军万马。iPad、Mac等之所以能够顺势将端口转换成Type-C,极有可能是因为端口转换的空间足够大。

对于iPhone来说,充电接口预留的空间本就是为lightning“量身打造”,想要改成Type-C可能会改变整体布局。2021年9月,Kenny Pi曾将iPhone X的Lighting端口改装成 USB-C 设计,但由于iPhone X 的机身空间捉襟见肘,该项目还是耗费了数月的时间。

除此之外,环保问题一直横亘其中,成为了多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据欧盟官网介绍,统一充电设备后,用户再也无需根据不同厂商购买充电器,预计每年将节省2.5亿欧元,减少1.1万吨电子垃圾排放。而苹果也坚信统一接口之后,会让大量的电子资源浪费,从中产生很多的电子垃圾,而对于环保并没有好处。

可以说,充电端口统一必定是趋势,但肯定不能一蹴而就,况且在苹果的理念中,统一端口并不利于创新,所以苹果的野心很有可能会放在无线快充,就像取消耳机端口一样,或许未来也会取消充电口也未可知。

牵一发而动全身

苹果锁住lightning充电线的命门,MFi资质让多少企业被拒之门外,然而有资格入局的企业日子过的也是战战兢兢。在协议中“苹果可以随时取消授权协议”的条款,让很多依赖苹果供应链站在顶端的企业,瞬间跌落尘埃。2017年,一家在A股递交了招股书、等待IPO审核的企业被苹果取消MFi认证,从而失去了生产资格,失去了将近一半的营业额。

苹果上一次换接口还要追溯到2013年,当时由于采购成本增加,当时很多下游产业受到影响。例如,当时苹果指定Lightning线接头的供应商是安富利,和宏实业作为安富利的供应商之一,毛利率下滑11.58个百分点。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到2016上半年,公司移动终端电子连接产品毛利率存在波动,分别为24.92%、29.50%、29.39%及24.39%。

造成波动的原因与苹果的插件采购价格、iPhone的销量以及供需关系都有关系,可以说作为“衣食父母”的苹果,但凡有所改变,给下游企业带来的影响都是未知的。这种畸形的关系对企业的长久发展肯定是不利的,有些企业在被停止MFi认证后,甚至选择直接停产lightning充电线。

哪怕这些企业当时是靠苹果起家,但在利益的“驱使”下,终究是与苹果分道扬镳。

毫无疑问,此次取消lightning接口,对供应链下游企业又是一次重创。对于拥有lightning生产线的厂家,不管是停产还是调整,势必会带来一定的损失。同时,失去MFi的数据线也就失去独特性,目前Type-C的生产线已然成熟,即使重新布局恐怕也为时已晚。

数据显示,苹果在中国授权生产数据线的MFi企业达到100多家,其中体量较大的企业,年营收高达数亿元。这也是因为MFi企业生产的苹果数据线毛利率远高于其他手机品牌,甚至可达到30%以上。所以一旦lightning端口被苹果抛弃,这些MFi企业的处境可想而知。

过度依赖苹果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高利润让很多国内供应商前赴后继,但却要承担必要的风险。例如,订单骤减、囤货积压、生产线断裂等现状让供应商措手不及,同时还要承担巨大的亏损,再加上劳动力、专利费和其他必要成本的支出,足以让企业的风险值升至最高。

毋庸置疑,苹果的动作对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此次端口更换对lightning供应商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国内数百家MFi企业被扼住了命运的喉咙,进退维谷,只能被迫等待最后的宣判。

无线充电,渔翁得利?

“智能追踪定位,随手一放就充电”,这似乎满足了很多人对于充电的需求,不再需要连接数据线,随手一放的快充显然独具魅力。商场中难以寻觅的插座,充电线和充电头的不便携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无线充电的普及或许可以让大众享受随时充电的便捷。

但无线充电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充电速度的上限暂时被锁定在50W,2021年02月19日,工信部公开征集《无线充电设备无线电管理暂行规定》的意见规定,移动和便携式无线充电设备的额定传输功率不超过50W。

事实上,根据实际测试显示,大功率无线充电也不能让手机时刻保持高功率无线充电,所谓的50W、65W、120W等只是充电传输功率所能达到的峰值,随着电量等因素变化,无线充电传输功率会实时变化。所以,即使120W的充电速率也不能确保充电时间达到65W充电速率的两倍,更不能和线充的速度相比。

其次,无线充电还没有解决消磁、感应、发热等问题,目前线充显然在稳定性上略胜一筹。比如,无线充电设备一旦靠近带有磁条或芯片的物品很可能损坏造成消磁;手机壳或者间隔物也很可能会降低充电器的性能;随着充电速率逐渐增大,机身发热发烫的情况也会越发严重……显然,想要实现真正的充电便捷,细节的把控必须到位。

最后,无线充电的普及注定会让线充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那么随之而来的数据传输问题,势必要得到解决。大文件传输的传输速度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无线充电才有完全替代线充的可能,到时充电口是否还需存在又会成为新的议题。

虽然无线充电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毋庸置疑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无线充电领域的发展势必会势如破竹。在无线充电领域,苹果的MagSafe的价格可谓是一骑绝尘,让其他品牌的无线快充望尘莫及。发售之初,苹果官方MagSafe磁吸无线充电宝以2980mAh的容量+5W的无线充电速度,售价高达749元。

这款最早被应用于MacBook的充电技术,无缝转接到iPhone后,确实成为了一大卖点。随后小米、华为等都陆续推出了无线快充,手机也开始纷纷支持最高瓦数的无线快充,虽然依旧是Type-C之间的较量,但无线快充也在加速追赶。价格优势或许也是Type-C能够成为宠儿的原因之一,无线快充的价格确实远高于Type-C接口的线充。

总的来说,充电端口统一肯定是大势所趋,Type-C端口的性价比优势明显。无线快充和线充的较量才刚刚开始,无线充电想要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除了技术的支撑,也必须有独特的优势才能让大众倒戈。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消费最前线君

    聚焦新商业,助力新产业,感知新趋...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