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文
  • 评论
  • 微博
  • 空间
  • 微信

有人对大厂工牌下手了

放大灯 2021-08-25 16:06 发文

在被老婆嫌弃后,赌气的倒插门女婿又一次准备离家出走,见怪不怪的老婆冷漠地嘱咐道:“手机、钱包、钥匙、卡!”

这是2014年国产电影《老男孩:猛龙过江》开头的一个冷幽默。七年过去,时代变了——数字化为我们提供了诸多便利,曾经出门的身手钥钱”,今天只需要一部手机;但在关键时刻,实体的身份证、驾照仍然不可替代——人类社会用了上百年的实体的通行证,专物专用、各自为政,传统、经典且熟悉。

用你聪明的大脑来抽象一下,能得出一个无比简单的事实:这些证件都在执行同一个任务,确认身份。每个部门发出的每个证件,它都会成为你在这个业务上的唯一可信证明——身份证、驾照、银行卡、学生卡,诸如此类。

这好像太不便利了。也许你也曾想过,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身份证充值坐地铁呢?不论地铁还是学校的系统,其实只是想知道你到底是不是你本人,你每一次刷卡的动作,就是在现实世界和数字空间中建立了一次“确认用户身份”的操作。身份证是你,银行卡也是你,它们没有本质区别。实际上它也不一定非要用卡,用脸和手行不?当然可以。

在愈加强大的数字后台面前,实体证件反而成了不统一的某个标准,它们往往基于分裂独立的系统和设备,可能是低效的(但也许有着安全性上的优势)。

在今天,有没有一种万能的证件,能打车、买奶茶、去ATM取钱?还真有,那就是互联网坊间八卦中口口相传的“大厂工牌”,它似乎无所不能,甚至只要在腰间不经意露出一条工牌的彩色带子,就成了万能钥匙,能解决一切问题。在打工人的柠檬精段子里,大厂工牌甚至能在相亲时免了“有房有车”的要求。

当然这是个玩笑。但也有个逻辑,工牌,理论上说它就是确认身份的工具,包含着这个人的自然人和工作身份。它天然与支付和公私事务相关。如果我们想创造某种万能工牌,那么它将以何种形态诞生?

普通酱丨作者

一萌丨编辑

没有二维码解决不了的问题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用二维码的次数肉眼可见地增加了——为了防控疫情,你需要用手机扫商店大门的二维码,就可以登记访问记录;而你手机上显示的另一个二维码,又能表征你的健康状态。

这些静态或动态的二维码,在各自的功能上大放光彩。而这也给了钉钉新一任负责人,花名“不穷”的钉钉新总裁一个启发。在昨天钉钉的一场线上媒体沟通会上,不穷向包括放大灯在内的一些媒体总结了健康码背后的关键逻辑:健康码是一个数字化的体系,是对个人健康身份的一个代表,而数字化的产品一定要进行连接才能产生更多价值。

二维码,是现实世界里的超链接,它和可以用刷卡机读取的身份证、银行卡一样,都是现实和数字空间之间的某个“虫洞”——换句话说,二维码可以替代实体的卡片们,而这就是过去十年里,移动支付诞生和成熟的底层逻辑。而健康码也给了不穷一个启发,昨天发布会的主角就是一个二维码化的“万能工牌”,它被称为“钉工牌”。

我看了下我的“钉工牌”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二维码为工牌而生,二维码替代实体卡片的故事再度上演。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工牌”本身,然后再看它是怎样被二维码更好地替代的。

工牌最基本的功能是证明一个人的工作身份:姓名和照片,确保人卡一致;公司和岗位,则是这个人的社会信息。当然,它可以在公司内部的读卡器上刷卡开门或者在食堂打饭,但它走出公司之后,就是一张静态的名片。

如果把它二维码化?扫码开门、扫码进食堂,都轻而易举;而基于钉钉的账户信息,也天然成了一个人职场身份的证明——而且自带防伪。毕竟假名片常见,但在钉钉里,经过认证的公司和身份可没法造假。

做到这一步,数字化的工牌已经节约了大量资源,原本需要制作的实体卡片和读卡器,变成了员工自己的手机和通用的摄像头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得益于数字工牌的灵活性,当员工升职变动时,也不必重新制作,这又为企业省下一笔小小的成本。

如果只是这样,那二维码作为工牌或者名片也未免过于狭隘。不穷认为,钉工牌作为第一个数字化的工牌,它要开放、要连接更多的数据和需求。因此,钉工牌的最关键的功能之一,是它打通了职场身份与支付账户——员工自己的支付宝,工牌上的动态二维码,也就变成了特定场合的付款码,不需要额外操作,就能用职场人的身份进行消费。

大企业的员工也总要生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社会服务,而他们往往也是商家们希望获得的优质客户,大厂人又多,天然就成了团购场景,因此在互联网企业周边,“大厂工牌可以打折”的促销成了商家的长年活动。原本依赖看工牌,而当工牌拥有了支付功能,这种优惠就可以通过扫工牌码支付直接打折。而其它的支付场景,比如企业福利发放(食堂饭票)、差旅支出直接自动进入报销流程等,都可以被钉工牌直接解决。

用二维码升级工牌、结合身份与支付信息,实际上也很好用。不穷透露,在钉钉的办公园区,已经基本见不到员工使用实体工牌了。大方向对了,软件就会变得直观而简洁,效率自然就得到提升。而像“钉工牌”这种数字化福音,早晚会属于每一个“打工人”。

叫办公软件,就要为老板服务了?

数字化办公早已成为每一个职场人都躲不开的现实,而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办公软件,也逐渐需要在全面的管理功能之外,更多向提高个人工作效率倾斜。

如果抽象一下企业办公软件“为谁服务”这个关键问题,传统意义上说,这些to B类软件当然主要满足企业管理者的数字化管理需求,也就是“为老板服务”;但如果看看企业管理的本质要求,仍然要归结为提高员工的效率。而为企业数字化服务的钉钉等公司,他们就需要通过一系列产品规划,让每个员工完成任务的速度提高一秒钟、再提高一秒钟……

而这些需求,正是传统的to B软件照顾不到的细节。在很长一段时间里,to B软件往往意味着重服务、定制化,以满足大客户;但实际上,更多中小企业乃至个人,都有强烈的将业务数字化的需求。钉钉作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数字办公软件,从它的功能迭代里,我们也能明显看到这种中小企业、基层员工自定义业务的可能性。

“为谁服务”这个问题,是钉钉们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它的回答将直接决定产品的发展方向。谁来回答这个问题?当然与领导团队的主张密切相关。今年七月,不穷与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在一次访谈中这样表达他对数字化办公的认识:“钉钉经过这 7 年多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不同的角色来用,你不得不考虑员工的诉求,让组织有温度,让员工使用钉钉的时候能够感觉到对自己的效率有帮助提升,这是现在的现状。现在大量的功能,包括资源的投入,创造力的发挥,都在员工视角上。我们认为未来的组织只有员工能够被激发、有归属感、有成长感,这个企业才会不断带来创新和发展。”

该怎样做?

首先要开放,每个行业有自身的问题和方案,甚至每个公司里不同的业务部门,都有着自己定制化的需求,我们当然不能指望钉钉解决好每一个问题,必须要把办公软件做成平台,让业务方或者合作伙伴去解决。在开放平台下,钉钉逐渐形成了销售一体、人事一体、业财一体等功能模块,由钉钉平台的开发者们提供产品,供企业们按需选用。

低代码平台是钉钉开放今年最重要的表观功能之一。我们在年初曾经关注过低代码平台,它让每一个普通员工拥有了把自己的工作程序化的可能性,让自己的工作经验变成一套可复制、可传承的流程,借助这套工具,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就自己搭建合适的教学管理工具——在四川省古蔺县,就有一位教师,一个人建设了一套40多个应用组合成的数字校园教务管理系统,但如果用传统的开发模式,方圆十公里内可能都很难找到一个软件工程师来为这个学校服务。

可以看得出来,钉钉开放性不仅仅只对企业的管理者有价值,也在为每一个普通员工服务。

其次是产品的功能研发要向用户倾斜。去年疫情期间,钉钉就得到了网课小学生猛打一星的特殊待遇,因为特别适合组织沟通,钉钉成了学校、老师们的选择,但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们,就把情绪发泄在了钉钉的评分上。不穷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中提到,想要分数回归正常,可能要三到五年的时间。

因此,一个to B类办公软件,如果想产生更好的口碑,一定也要让它直接的使用者获益。除了低代码平台“钉钉搭”和二维码“钉工牌”,还有钉钉今年以来的一系列客户端的小功能——比如“最近使用”整合最近看过的图片、文档,回复过的聊天、下载的文件,让它们可以被迅速定位和处理;也比如消息聚合,它将重复的发言、表情聚合成一张消息卡片,解决了在群里面被“收到”“好的”刷屏的窘境。

这些功能,确实给最终使用钉钉的用户带来了感受上的大变化,它们都可以归结为提高基层员工效率的策略——这也是过去不穷接手钉钉以来,新钉钉给数字时代职场人的显性的帮助。

一纸命令就“非用不可”的软件,

有必要搞员工体验吗?

答案当然是“是”。

我们可以关注两个趋势,第一,是上段所说,to B类软件正在致力于激发每一个基层员工的创造力与生产力,而不是仅仅作为一个令人讨厌的管理工具存在;第二,则是在疫情的催化下,远程办公、协同办公成了很多企业的选择,并且它将是一个可见的未来趋势。

硅谷的科技巨头们已经陆续宣布允许员工申请永久居家办公,而更多的更灵活的小团队们——比如创业公司或者大公司里的业务团队——就更需要更优秀的数字办公软件。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变化正在发生:原本着眼于企业管理者的to B类软件,必须走向重视用户体验、重写用户心智的产品路线。

事实上,很多国外的优秀办公软件,就不太分得清它到底是为了企业办公,还是给个人的工具。比如著名的信息管理工具Notion,就介于协同办公和个人应用之间,得益于优秀的体验带来的自然增长,它成了很多创业团队的“山寨”对象。

To B类软件开始讲究由体验带来增长,做好个人版本,才能让企业员工打心底接受它作为企业办公的选择。钉钉似乎也走向了这个路线,“不能被用户自传播的产品不应该进入设计阶段”,在昨天的媒体会上,不穷明确了这个主张。

这对to B类产品的规划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首先是有同理心,要求产品的规划者向前多走一步,关注最终用户的需求,以节约用户的时间。早年的钉钉在注册时,甚至需要经历长达8个步骤,而今天只需要两个,实际上这种最短路径、简洁流畅,正是优秀的C端互联网产品的公共特质。其次是产品经理不该有边界,需要照顾到产品使用者周围更广阔的需求,“钉工牌”的诞生,就源于这种不设边界的扩张。

总而言之,数字化办公成为确定的大趋势,相关软件的体验优化,就成了开发者们的头等大事。办公软件把体验做好,让每个参与者都获益,它就会自然成为更多人的选择。在过去一年里,作为中国办公软件的代表之一,钉钉随着掌门人的切换,也走上了同时服务好企业的决策者、管理者和一线员工的路线。

诞生于2015年的钉钉,今天已经有了超过4亿用户,更年轻的App中比它规模更大的也许只剩抖音和拼多多——但它们在完全不同的赛道,遵循完全不同的增长逻辑。钉钉的增长与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息息相关,它大致分为几个阶段,从最基本的OA软件与组织数字化,再到用开放平台解决企业的一个个定制需求并扶持合作伙伴共同进步,最终走到今天,开始着眼于个人效率的提升。

以钉钉为代表的企业数字化软件的成长史,就是不断创造外部价值的历史。它们最终会走向何方?当社会再度需要某个软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家上课、每个职员都能在家办公时,也许可以直接给出一个答案:我们一直在用这个不错的软件,它能帮得上忙。

声明:本文为OFweek维科号作者发布,不代表OFweek维科号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2
评论

评论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放大灯

    果壳旗下科技产业内容品牌。同名公...

    举报文章问题

    ×
    • 营销广告
    • 重复、旧闻
    • 格式问题
    • 低俗
    • 标题夸张
    • 与事实不符
    • 疑似抄袭
    • 我有话要说
    确定 取消

    举报评论问题

    ×
    • 淫秽色情
    • 营销广告
    • 恶意攻击谩骂
    • 我要吐槽
    确定 取消

    用户登录×

    请输入用户名/手机/邮箱

    请输入密码